第六百二十七章:试飞员的震撼

    第六百二十七章:试飞员的震撼 (第1/3页)

    建造一架全球领先,打出代差的“战略隐身轰炸机”,需要几步。

    第一步,搭个机架。

    第二步,填充各个功能部件。

    第三步,外表蒙皮。

    恭喜你,已经学会了。

    目前,“云房”内的进度,已经迈入了第三步。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所有人都眼睁睁看着,这架庞然大物,在一点点完善。

    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

    不不不,一点都不漫长!

    在开始蒙皮工作,“鲲鹏”一点点成型之后,所有人仿佛才意识到

    这活他们快干完了!

    这是不是不太对?是不是不科学?

    进度会不会太快了?

    甚至很多人,工作过程中都有点“畏首畏尾”。

    这么快,之前是不是我们想当然了?

    这么快,是不是在瞎搞?

    会不会搞了个根本飞不起来的铁架子?

    这种心态,有点像一个平日里都要拖延到考试最后一分钟,才能紧张交卷的学生,在某次考试里,莫名其妙20分钟就写完了大部分内容。

    所以这学生很懵,心里很慌,往死里琢磨,自己是不是都乱写的亦或者干脆就是没睡醒

    然后一遍一遍的检查。

    周瑞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没想到没出现“畏难情绪”,却出现了“畏易情绪”。

    不过他没有强势的让大家放宽心,在不过分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允许他们不断的复盘,自查。

    毕竟是航空工程,严谨一点是应该的,而且复盘过程中,也算是对技术的吃透、摸透。

    等到这架鲲鹏结束,也许还会有第二架、第三架的建造,但那时周瑞可能就不会留下来守着了,需要这些人自己更好的理解技术。

    鲲鹏的诞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传奇,这是已经预定了的荣誉。

    别管是什么东西,冠以“全球最大”,就绝对是牛逼,更何况鲲鹏享有数个这样的荣誉。

    全球最大的轰炸机、全球最大的隐形飞机、全球最大的超音速飞机。

    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根据现在的国际局势,这种东西不需要造太多,保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几年的时间里,有个位数的成机就够了。

    隔壁B2直至停产,也只有21架。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鲲鹏从完成到退役,最好都别实战用上。

    造还是要造的,共和国有热爱和平的心愿,也要有维护和平的手段。

    把自己练的壮壮的,才能让傻逼和自己好好说话,世间的道理都是共通的。

    而且周瑞猜测,鲲鹏从样机完成,到对外公布,时间不会差的太多,毕竟威慑威慑,别人不知道你威慑什么?

    六月中旬,“云房计划”进度85%,这架工程巨物,已经越来越有样子了。

    六台毕方发动机,已经安装在了鲲鹏的翼身两侧,由于毕方产量目前有限,还是从隔壁“威龙”的生产计划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