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被灌注希望的感觉(二合一还债)

    第八百一十七章:被灌注希望的感觉(二合一还债) (第1/3页)

    民生考察效果不错,帮助委员会了解了当地许多真实信息,也让琉球人对这位“周教主”更加喜爱。

    唯一算是坏消息的,就是“琉球人围攻中国考察团驻地”的新闻,果然出现在了部分西方媒体上。

    这些媒体明明早就将琉球遗忘,甚至琉球人最需要信息渠道,向外界求助的时候都装聋作哑,此时却又齐齐被激活,突然关心起了琉球人被中国人欺负这件事情。

    可能是现场那些闹事者都是社会分子,他们怕实在激不起同仇敌忾的心,就只放了几张捕风捉影的照片。

    不过补了一些周瑞考察民生时被拍的照片,说琉球人亦步亦趋如跟班,阴阳怪气了几句,某大国将魔爪伸入了琉球。

    不过很可惜,舆论的走向没有朝着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反而刚出来就跑歪了。

    大家的兴趣点,集中在了一直陪同着的新源结衣。

    “这真是为国争光啊.嘴都抽肿了么?”

    “膝盖都青了,琉球的床垫这么硬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地板?”

    “周教主你是真舍得,站起来猛蹬啊!”

    “行了,死心了,以后别人问,我就说初恋是被周教主抢走的.等等,这样感觉还挺有面子的.”

    这楼啊.从地基上就是歪的!

    盖到最后,已经是媒体自己都看不懂的程度了。

    ————————

    来到琉球的第七天。

    一大早,纳霸市的市民广场,已经人山人海。

    今天是委员会行程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后一个既定项目,以签约仪式的方式,让公众知晓这段时间的成果,也给琉球百姓吃一颗定心丸。

    到底如何投资,未来的琉球又会如何走向,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虽然不来到现场,等待通知也能知晓,但人终究是更相信眼见才为实,心里才安稳,除了纳霸市民,还有不少人大老远跑来。

    中森键一郎天刚亮就出发,骑了两小时自行车来到这里,在角落里警惕的观察行人。

    今天,他就是正义的自行车侠,绝不会允许再有人捣乱!

    中午10点左右,委员会一行和琉球官方一行终于抵达了现场,在万众瞩目中,登上台前。

    从废弃酒吧里翻找出来的完好音箱、泡泡浴店里找出来的沙锤和串珠彩灯,还有知事府搬出来的桌子,组成了一个尚且热热闹闹的发布会现场。

    女子高中生乐队再次返场,在一边做热场演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得了周瑞的蛋白质补充,气色好了许多。

    不可否认,重大活动是可以提升向心力的,尤其是在百废待兴的时候,让人有一种“一切还在秩序之中”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琉球一方一定要搞这个仪式。

    嘴角的伤基本养好,膝盖的乌青却依旧还在的新源结衣,担任了主持人工作。

    长相甜美,声线元气满满,有着独特的气质。

    配合最大努力装扮的现场,不少琉球人甚至有一种恍惚。

    恍惚间回到了一年前,还没受灾的时光。

    那时偶尔也有一些娱乐活动,在广场上举行,张灯结彩,热热闹闹一家人来凑热闹,真的好怀念啊

    时过境迁,身边的人可能已经化作枯骨,活着的人也远没有恢复正常。

    有些人仪式还没开始,就已经眼睛红了,许是回忆起了什么。

    周瑞坐在台上,和翁长志雄对流程,这边结束后,他就要踏上返程了。

    “顾知事,接下来会有一批大型设备抵达,包括拖拉机和气象火箭炮,记得组织百姓将海水倒灌的田封死,有机会就来一炮催雨,浸泡三天后开沟泄水,不出意外,一个多月就能有效果。”

    面对几乎遍布全岛的“海水倒灌田”,这是最快的方法,简单粗暴,范围广。

    答应了中森键一郎,事情还是要做的,只搞100亩,和搞全琉球差别不大,索性都做了,还能摊薄成本。

    翁长志雄千恩万谢。

    只是这样,琉球欠委员会的东西就太多了

    委员会的援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人道主义援助,没有额外条件,只为了维持百姓基本生存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