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三进院

    229 三进院 (第1/3页)

    楚向前听完就翻了个白眼,街道才26个人,轧钢厂却有上万人,这能一样?

    可段纪东哪管这些,管他有理没理,多弄些吃的才是正理。

    楚向前想了想后说道,“行了,我这次出差空闲下来后,会想想办法弄点好东西邮寄回来。

    到时候我会让薛静兰带着我那两个弟弟把东西送过来,可咱事先说好了,邮寄的价钱可不便宜。

    你和主任要是舍不得,那我今后就只能回京城后,再想办法搞吃的。”

    段记东却毫不在意的一口答应下来。

    现在是很多单位手里有钱,却买不到东西。

    再说,现在的情况是,即便加价一倍,只要能买来吃的,不仅领导不会反对,上头就算知道,也只会当没看见。

    段纪东看着楚向前说道,“你说多少就多少,我绝不还价。”

    楚向前听完就没好气的笑骂一句,真要是随便开价,才就是傻子。

    段纪东这么一说,自己还真不好卖贵了。

    “这样,我想想办法,争取每个月弄2千斤的鱼干回来,暂定鱼干加运费后,8毛钱一斤。”

    段纪东一听有2千斤,心里不由一惊,随即就是大喜,忙点头,这事不用汇报,我现在就答应你。

    楚向前不由疑惑的盯着段纪东。

    老段嘿嘿一笑,“你出差不知道,这月中旬主任去区里开会,几个领导私下里和几个片区的主任说过。

    谁有本事弄来吃的,又不需要区里支援,那街道怎么做,区里不管。

    甚至还暗示说,谁弄到的物资多,谁在年底就能评先进。

    几个街道主任对这个先进没什么兴趣,但也能听出这是暗示,升职的指标里,就有搞物资这一项。

    所以别说一个月2千斤的鱼干,就是两万斤,曹主任都能一口吃下。

    楚向前却舍不得卖那么多鱼干给街道,港岛那边一斤鱼干,自己都卖1港币了。

    而且楚向前根本不想要人民币,看向段记东说道,“我不要钱,只要紫檀和黄花梨的明清家具。”

    古玩自己有途径收,而且等上几年,大量算不上国宝的古玩,那就是白菜价。

    反倒是想大量收购大件紫檀、黄花梨的家具,难度会不小。

    这才想着找街道代购。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在现在只能算珍贵,而算不上稀有。

    不少旧货收购站里,就存着很多这种家具。甚至有过某些单位拿缺腿、缺部件的损毁紫檀、黄花梨家具当柴烧的例子。

    段记东听楚向前连损坏了的紫檀、黄花梨家具都要,诧异的问道,“你要那玩意做什么?”

    楚向前自然不会说原因,“你别管我做什么,总之我不强求国宝那级别的明清家具,但也别拿些破烂给我。

    而且我师父是委托商店的鉴定师父,东西交给他看过,我才会收。”

    段记东这下没了半点顾忌,要是没记错,区里好像就有个仓库,专门放着区里十几个旧货收购站,收集到的珍惜木材打造的家具的仓库。

    这玩意明眼人知道是好东西,可绝大部分人宁愿买普通木头打的新家具,也不愿花钱去修复仓库里的那些家具。

    至于保存的极好的,当然是放在另外一个仓库里封存着。

    但说真的,区里上上下下,就没几个人在意这些东西。

    要是真能换来吃的,别说街道了,就是区里、市里也会同意拿出一部分次品、或者有修复可能的家具,在修复好了后,和楚向前换鱼干。

    而楚向前根本不怕这事被上头知道,一则自己明确说了,不要国宝级别的东西。

    二则上头只会认为,自己这是想利用这些旧家具,去和南洋、港岛的商人拉关系,或者做生意。

    只要这生意做起来,今后上头就有了理由,找楚向前购买粮食。

    但楚向前对于大量收购粮食运回内地的事,心里还是有些顾忌。

    毕竟大量粮食的去向,本身就是各国都会盯着的监管事项之一。

    却不妨碍楚向前把游戏里,每天抓到的400斤大鱼,全做成鱼干运回京城。

    一个月存下来的大鱼有1.2万斤,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