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上门打秋风

    382 上门打秋风 (第2/3页)

 我是直接给你,还是和鱼干一样,交给那位刘师傅,由他邮寄出去?”

    楚向前一听就知道,曹主任说的是黄花梨、紫檀旧家具。

    想都不想就说道,“全交给刘师傅。”

    而刘师傅就是一线天。

    三江水寄到京城的鱼干,必须经过人分拆,避免被街道的人知道东西是港岛寄过来的。

    至于一线天寄走东西,当然得走海运,而他本身就在港岛定居了十多年。

    寄些黄花梨、紫檀家具很正常。

    就算是风暴的那十年,天朝其实并没和外界切断关系。

    出口数量会下降,更多的还是工人和单位受到影响而减产。

    眼看两个月了,总算看到了回报,楚向前一高兴,笑着说道,“我这边顶多再给街道弄1千斤。”

    曹主任心里大喜,但嘴上却说着,“就不能再多点?”

    一旁的李副厂长立马不干了,“等等,向前,我们也是老朋友了。轧钢厂真说起来,也是伱的老单位。

    街道每个月已经得了2千斤的份额,总得照顾点我们轧钢厂吧!”

    楚向前耸耸肩,心里却在想着,现在新手村每天出的河鱼已经达到1千斤了。

    要是能从国内换来大量的古董紫檀、黄花梨家具,或者其他东西,多轧钢厂一个合作单位自然更好。

    只是轧钢厂到底不是李副厂长说了算,而且斗来斗去的事情也太多。

    不像街道,只要区里同意,根本不会出现任何麻烦。

    而港岛的大鱼8毛钱一斤,和轧钢厂做生意,价格肯定没法一直维持这价格。

    而且楚向前实在想不出,轧钢厂能给自己什么。

    天朝币对自己来说,已经没用。真想从内地买什么,用港币更受欢迎。

    本想拒绝,没想到李副厂长算是看准了楚向前的心思。

    抢先说道,“向前,厂里现在的生产任务越来越重,上个月已经有17个工人晕倒。

    你们这个院子的贾东旭同志,也是因为缺营养才出的意外。

    再这么下去,别说建设国家了,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工伤出现。”

    说完姓李的眼里,居然闪现出泪花,楚向前看着就在心里暗骂这家伙是戏精。

    只是楚向前没想到的是,李副厂长虽然毛病一大堆,但完成生产任务和建国国家的心,并不比其他人少。

    就如同古时候的能吏一样,当官他在行,也能办实事,甚至肯为属下和普通人考虑,但这不代表他就是清官。

    反倒是那些维持两袖清风人设的人,基本上至少一半是伪君子。

    或者没机会捞钱。

    眼看李副厂长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在自己面前满含热泪,楚向前心里一边骂娘,一边又想着,在红色北极熊专家撤走的紧要关口。

    轧钢厂这种万人大厂确实非常重要,无奈叹息一声,暗道自己不是看在李副厂长的面子和眼泪。

    而是为了天朝和普通同胞的健康着想。

    但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看在自己去港岛之前,姓李的和轧钢厂对自己确实有所帮助的份上。

    “行了,今后每个月,我找人给你们弄1万斤的鱼干,够了吧?”

    李怀明狂喜不已,等于今后轧钢厂上万工人,每个月平均能吃到1斤鱼。

    一下子就解决了轧钢厂,每个月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油水需求。

    一旁的曹广林则是先吃了一惊,随后就是后悔的想扇自己一个耳光。

    这可是一万斤的鱼肉,要是落到自己头上,保管下个月就能从街道主任,直接升值进入区里。

    忙说道,“向前,区里管着那么多的贫困、孤寡和烈属家庭,2千斤真不够。”

    楚向前顿时烦了,“顶多4千斤,再多我也没办法了。还有,要是别人知道这事,求到我头上,我又拒绝不了。

    就只能从你们的份额里,分出一部分给他们。”

    曹主任和李副厂长一听就知道,楚向前这是要求保密。

    而且还拿每个月的份额来威胁。

    曹主任看的出楚向前不耐烦,心里却想着,还好自己当初和楚向前结下不小的善缘,否则说不定刚才就会被他赶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