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

    470 立功了就得主动提起 (第2/3页)

打了个招呼,骑着自行车就往里走。

    对方接过烟,也没拦着说什么,直接就放行。

    另外两个持枪站岗门卫的见状,不由好奇起来。

    要知道,自己队长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别说拿人家的烟抽,就算是认识的人,都得拦着看看带的东西是什么。

    楚向前骑着自行车时,一路四处扫几眼,免得被这个院子的张海洋几个小子认出来。

    要不然,肯定又得被他们拦着,想尽办法求自己给他们弄点吃的。

    当然,张海洋等人还算懂规矩,虽然贪吃,却也知道拿东西换。

    这就让人讨厌不起来了。

    不过,楚向前要是说请客吃饭,这群小子也不会客气。

    非得吃个肚子浑圆,走路都困难才肯走。

    到了薛家小楼外,刚停下自行车,薛建国就从里面打开门,快步走过来帮忙把两个竹筐搬下自行车。

    等楚向前抬着个竹筐往里走,小兰儿已经一脸灿烂笑容的站在门口。

    楚向前忙放下竹筐,走到自己未来媳妇身边,“兰兰,我回来了。”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让雪静兰高兴的眼睛都红了。

    强忍着泪水忙不迭的点头,拉着楚向前就往屋子里走。

    两个竹筐就只能薛建国去搬了。

    进了门,不仅老爷子、老太太、伯父伯母都在,就连薛红梅夫妻俩都在等着楚向前上门。

    一番客套后,正式确定了五天后请客办婚事。

    免得在南边工作的薛家老三和大孙子薛建荣赶不回来。

    确定了婚事,薛静兰羞的耳朵、脖子都红了,但脸上的笑意却一直不减。

    一上午时间一晃而过,中午在薛家吃饭时,桌上居然放着一大盘子的二合面馒头。

    老丈人薛孝民笑着说道,“得亏向前你从外面弄了大量的粮食回来,要不然别说二合面馒头了,有窝窝头、煮红薯吃,就已经不错了。”

    京城虽然是首都,再如何缺粮,也不会真闹出断粮的情况。

    但想吃饱,就连薛家这种家庭,之前每个月领粮时,也只能领到8成的份额。

    现在好了,先是楚向前从吕宋岛买到的5万吨的玉米粒,3.5万吨的大米。

    前几天又有12.6万吨的小麦,从港岛顺利抵达了津门,第一批的5万吨小麦,昨天也顺利运进了京城的仓库里。

    剩下的7.6万吨小麦,则就近运往受灾的地区。

    这样一来不仅救急,还不用从没受灾的地区调粮过来。

    楚向前对此有些无所谓,反正自己收了钱,没金钱上的损失。又帮了天朝,心理和精神上又得到了安慰。

    对他来说,做了这么多,未来心理上就不会有良心难安的想法。

    等改开后,只要他不乱来,基本上过往的功劳,就是一道护身符。

    不过转念一想,楚向前凭借大量资金的优势,天朝同样会欢迎他。

    老太太、谭友丽、薛红梅夫妻俩和薛静兰,虽然不知道楚向前到底从外面弄回多少粮食,但薛孝民都对楚向前露出感激的情绪,那数量肯定不会少。

    不过老太太等人心里只认为,顶多就是几十万斤,却不知道,两批次足足20多万吨。

    换成斤的话,有4亿多斤。

    足够让京城和周边城市的人,吃十天半个月了。

    吃过午饭,薛学礼、薛孝民照例带着楚向前和薛建国去了书房。

    薛红梅见状,无奈摇摇头。倒是姑父邱希成一如既往的看的很开。

    虽然没参加这种家庭机密谈话,但也少了很多烦心事。

    对有很强上进心的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

    但在这年头,其实反而是好事。

    进了书房,薛建国主动抢着去泡茶,随后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结婚后,是带着薛静兰去港岛,还是让小兰儿继续留在京城的事。

    薛老头心里其实是希望孙女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舍不得,加上楚向前没了爹妈。

    二叔三叔虽然亲,但到底隔了一层,而且他们俩家也没跟着去港岛。

    薛静兰跟着楚向前去港岛的话,那就真的只有楚向前一个亲人和依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