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朱常洛,泰昌帝:你两换一下(求月票!)

    第182章 朱常洛,泰昌帝:你两换一下(求月票!) (第1/3页)

    泰昌时空,夜色安然。

    唯有一声雷霆余隆之音,响彻天地。

    不过对于正值秋雨的泰昌时空而言,这一声雷,这一阵风,皆是弥散在磅礴大雨之中,并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伴随着雷霆而过,季伯鹰出现在这东暖阁之内。

    人就站在榻边半丈之处,平静看着躺在御榻之上,有一口气没一口气的泰昌帝。

    单是从外表眉眼模样上来看,这泰昌帝和万历时空的监国皇太子朱常洛大差不差,毕竟两人是时空同位体,只是气色上相差甚多。

    万历时空的那位监国皇太子,正值春风得意时,气色红润有光泽。

    而泰昌时空的这位,半死不活一口气,整个人看起来随时都可能原地升天。

    季伯鹰的出现,并未引起泰昌帝的注意,毕竟这会这哥们就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一双眼只顾着盯天花板发呆,回想他的过往三十九年,不胜唏嘘。

    此刻这暖阁内的太监也全部都是退了出去,这位一月天子显然是想静静了,就是不知道静静现在出生了没有。

    依照原本的历史进程。

    再过几天,名传后世的红丸就该正式上线了。

    ‘谁受益,谁主谋。’

    本着这一犯罪逻辑学的原则。

    季伯鹰凝望着半死不活的泰昌帝,微皱着眉头,思索着关于这泰昌帝之死的问题。

    大概率,就算是现在问泰昌帝自己,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至少从史书上记载的过程来看,这位泰昌帝自己全程都是死的糊里糊涂,纯纯的就是一个悲催的政治牺牲品。

    而若是要分析谁受益,那就得从万历末期的朝局来着手分析。

    万历末期的朝堂,大致分为三股势力。

    第一股,以浙党为首的五党(浙党、齐党、昆党、宣党、楚党)。

    第二股,代表着江南缙绅的东林党。

    第三股,郑贵妃(福王他妈),也可以称之为福王党。

    其中,五党与福王党走的比较近,二者之间算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政治联盟,东林党则是处于被其他两党长期打压的状态。

    这一点,从万历后期的内阁首辅是浙党之首方从哲,便是可以清晰看出。

    缺官不补归缺官不补,老万历也不傻,心里也跟个明镜似得。

    他知晓方从哲递上去的补官名册,其中大部分也都是五党人士,如果全批了补了,白领自个的银子不说,还得弄得朝中五党独大。

    而三派的权斗,追溯起来,要从明末三大案的第一案,也就是发生于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论起。

    梃击案大致经过如下:一位名叫张差的‘武林高手’,也不知道这货究竟是怎么悄无声息的闯过严密的大内防卫,抛开武力不说,就这轻功而言,至少也是盗圣白展堂那个级别。

    张展堂手持一根木棒,以一己之力强行杀入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一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竟是直杀到了太子前殿,差点就和皇太子殿下来了场单挑,最终在前殿被太子内侍韩本用拿下。

    万历帝得知,雷霆大怒,命皇城御史与刑部审讯。

    而在审讯之时,当张盗圣供出自己是受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之时,万历皇帝又突然改变了态度。

    最后处理结果:张差处死,庞保、刘成被老万历密令处死,断了线索之后,全案遂无从查起,一场梃击案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

    对于这一场梃击案,后世纷纭,有说是郑贵妃想弄死朱常洛,给自己儿子朱常洵铺路,也有说这是朱常洛为保太子之位,精心策划的一手苦肉计。

    要分析这梃击案,首先要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一场梃击案的背后,谁才是最后的受益者?

    就目前结果来看,显然是朱常洛,以及朝中拥立他的东林党。

    再看,三大案中的最后一案,也就是移宫案。

    移宫案的大致过程则是如下:泰昌帝驾崩之后,与郑贵妃关系很好,受泰昌帝宠信的西李选侍,联合魏忠贤,扣押绑着朱由校要一起住在乾清宫,想要借此掌控朝政。

    朝中东林党愤怒不已,然而以方从哲为首的五党则是没有任何动静,俨然是默认了西李选侍的行为。

    杨涟、刘一燝等一众东林党,强行闯入紫禁城,扛着内侍太监们的棍棒,哭喊着冲进乾清宫,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内应之下,最终将朱由校给抢出了乾清宫,送至文华殿登基。

    最后结果:李选侍在被迫之下,抱着皇八女离开了乾清宫,掌权失败,进而东林党大获全胜,就此继续得到重用,东林党在天启初年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