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大明诸君!降临南明!(求追订!)

    第281章 大明诸君!降临南明!(求追订!) (第1/3页)

    “我们去南明!”

    随着老朱一语霸气落定,讲台下的这帮大明天子储君,一个个霎时情绪激动了起来,皆是响应来自于太祖爷的‘拔刀’号召,纷纷是从屁股下的椅子拔出了半人高的大砍刀。

    这个太师椅藏刀的独特设计,是季伯鹰专门为大明砍刀队添加的,免得他们每次排队发砍刀,确实是有点浪费课堂时间。

    此刻,一眼望去,映入眼中的是二十多把明晃晃的亮眼大砍刀。

    这场面,着实是有点瘆人。

    这一幕,把原本正在专心啃馒头的三条细狗福王吓得汗流浃背,抱着馒头的手都在打摆子。

    他们下意识还以为这帮祖宗提刀要砍的是自己,当老万历低声告诉他祖宗们要砍的是他儿子朱由崧之时,三福王这才是长呼了一口气。

    还好砍得是我儿子,好险好险,放心了。

    继续啃馒头。

    “兄长,出发吧。”

    老朱深吸一口气,看向季伯鹰。

    他已经玩透了实践观察课的流程,既然背景铺垫已经做完了,接下来自然就是亲往对应时空的实践。

    “嗯。”

    仙师微微颔首。

    虽然南明并不在国祚任务之列。

    但是加深这帮大明天子储君对南明覆亡的整个过程了解,能够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亡国之痛,这在主动学习意识上的加强效果,是任何教学课程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假如你正在读高三,某一天你的班主任带你穿越到二十年之后。

    在二十年之后,伱亲眼得见已经年近四十的你,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熬秃头的深夜十二点还在电商公司吭哧吭哧加班,每个月工资刚到手,还完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白条之后,再看银行卡余额。只剩下了不到三千块。

    而就这仅剩的三千块,还得供一家人吃喝拉撒,你不得不抓住一切休息时间搞副业,接私活、开网约车、写扑街。

    郁闷心累之时,想到孩子的补习费,连一包十三块的利群都舍不得买,只敢抽六块五的红双喜。

    亲眼得见这一幕之后,再回去。

    你会不会认真学习,努力考清华?

    考上清华之后不一定会发财,但九成的概率在还完房贷和车贷之后,工资不至于只剩下三千块,你的人生将会有更多的从容。

    再直白一点,现在的你,想不想重生回学生时代?!

    如果你想,那就说明你认同带大明天子储君深刻了解南明的效用。

    “稍微等等。”

    季伯鹰看了眼正值愤怒之盛的老朱,又扫了眼这台下一众情绪激动的大明天子储君。

    在正式出发之前,他要先确定一下弘光时空的时间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以及,先把正在崇祯朝出差的洪武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让他带上一千锦衣卫,提前空降一波南明应天紫禁城。

    毕竟。

    当下南明时期,兵荒马乱,要是一个不留神,让这帮姓朱的出个什么性命方面的岔子,那可真的是亏大发了。

    少顷之后,季伯鹰眼眸微亮,淡淡颔首。

    “可以了。”

    一番查看之后,发觉当下之弘光时空,尚且处于一个还不错的时间点,就连清军和大顺军的山海关大战都还没打完。

    时间上抓抓紧,南明完全可以趁势北上。

    “出发,速度快些,兴许还能赶上弘光朝廷的第一堂朝会。”

    仙师一语话音落。

    唰。

    顷刻间,醉仙楼中的这帮大明天子储君,在唐宋诸人的注视下,有一个算一个,尽数消失。

    而就在仙师带着大明一众刚离去的刹那,只见在建文朱老四的位置上,朱老四身影骤然出现,他在建文时空的满者伯夷,抓紧时间对驻军在满者伯夷的明军发表了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讲之后,就把建文大胖留下来帮建文朱高煦善后了,自个则是第一时间摇动风铃回到了醉仙楼。

    好学生,从不缺席每一堂课。

    方一出现。

    映入朱老四眼中,赫然就是仙师带着朱家村村民降临南明的全息投影画面,当看到那刺激画面之时,顿时愣住了。

    仙师。

    爹,我还没上车啊!

    ……………………………

    弘光时空。

    正值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

    小福王朱由崧在马士英及江北诸镇的拥戴下,虽然成功登基称帝了,改元弘光,但当年并未使用年号,而是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故而,登基当年依旧还是以崇祯十七年为纪年。

    此刻。

    大明南京应天府,紫禁城武英殿。

    风高气爽,天清云淡,今天是个好日子。

    在这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体重逼近三百斤的小福王、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刚刚完成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华丽转变,完成了他的登基大典,实现了他爹曾经的梦想。

    朱由崧坐在武英殿龙椅之上,正举行着属于他的新朝的第一次大朝会。

    尽管。

    他其实已经主持了小半月朝会了,但之前的每一次朝会都是以监国身份主持,只能坐在殿阶龙椅之畔的金椅上,而现在则是以皇帝身份主持。

    体验感完全不同。

    正所谓,感受有好坏,逼格分高低。

    而在这武英殿之下,上百号文武诸臣,分班列次位站着。

    一眼扫去。

    人,到的很齐。

    从史可法、钱谦益、左懋第、高弘图、马士英、刘孔昭、卢九德到江北诸镇的总兵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等一众,都是离开了各自的驻军地,来到了南京应天府,来到了在这紫禁城殿中,尤其是马士英和江北诸镇总兵,此刻脸上的表情看起来都显得很是愉悦。

    因为他们有从龙之功,弘光帝今天登基典礼结束之后,就得宣布对这帮人的封赏了。

    至于明末第一大藩镇之桀骜不驯左良玉,这哥们现在正盘踞在湖北一带,手底下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实则也就十几万),素来是不听调不听宣,之前崇祯下圣旨命他北上勤王都不去,更不会来参加由江北诸镇拥戴的朱由崧的登基大典,不过倒是给了几分面子,遣使入南京表明了态度,表示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顺带问南明朝廷要军费。

    满殿文武皆是洋溢着兴奋之色,都在等待着朱由崧宣旨赏赐。

    当然。

    实际上这朝廷中的权力划分,其实在朱由崧登基之前的监国半月内,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