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位登上燕京电视台的画家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位登上燕京电视台的画家 (第1/3页)

    “肯定去啊,”江山张口就来:“那边我早联系好了,咱俩的才是正事。”

    余思归抿嘴一笑:“这还差不多。”

    接着,江山轻声对潘红嘀咕道:“这妞打日-本来,她这一身行头多半也是在那边买的。”

    潘红噢得点点头,忽然之间冒出个念头,这位年轻的江编辑也许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于是下一秒准备告辞时,不忘问一声:“江编辑,你办公室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1979年,浦江市两家汽车服务公司合并,成立了浦江首家出租汽车公司。

    除了一千多辆机动三轮,还有几百辆浦江牌小轿车。

    车太少街上不容易看见,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给租车公司打电话。

    也可以像余思归这样,直接上公司租一辆。

    六国码头太仓,这个时候的后缀名还是“县”。

    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从这里扬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浦江市后花园的太仓,也是与浦江合作最多的代加工基地。

    1979年初,国家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备业务试行办法》。

    允许先办厂,后承接外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等业务。

    这就是号称救活乡镇企业的“三来一补”政策。

    其实,早在国家出台这项政策之前,沿海城市早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上了。

    80年代前后,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在为已经形成的气候,补票。

    除了时不时扬起的阵阵灰沙,去太仓的一路还算顺利。

    停车打听了几次后,江山终于看见了一家挂着“江宁玩具厂”招牌的……小工厂。

    厂虽然不大,但厂门口站得人却不少。

    “江编辑,你们总算是来了,”

    打这辆淡蓝色的上海牌小轿车刚出现在路口时,蒋厂长就开始伸长脖子张望了。

    “哎呀哎呀,蒋厂长,”江山摇下车窗,使劲招手:“你们怎么都站在这啊?”

    “大家伙听说外商要来咱们厂办合作了,”蒋厂长替江山拉开了车门:“都激动的睡不着觉。”

    江山走下车,准备和厂门口等候的同志们一一握手。

    一转脸看见了站在车旁的余思归。

    于是,赶紧向大家介绍道:“这位是日-本侨胞余思归女士,春风度公司的总经理,余总是国家开放后第一批回国投资的商人。”

    “哎呀,余总经理可真年轻。”

    “年轻有为。”

    “心系祖国。”

    “总经理真漂亮。”

    “……”

    “余总经理,江编辑,”蒋厂长向江山介绍道:“这是我们太仓县工商局的领导,白局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