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500号航空救国的2b

    第二百七十五章 500号航空救国的2b (第3/3页)

没吃饭吧,”许局向门外指了指:“我们去食堂边吃边聊吧。”

    ……

    面对许局给安排的高规格招待标准,江山和黄华决定不负所望的吃出个高度来。

    看着眼前全力以赴的两个人,许局的筷子也没敢歇着。

    咽下几口饭后,许局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搁在了桌上:“这东西都见过吧。”

    两支六边形的绿色铅笔,静静地躺在桌面上。

    江山抬头一看:“当然见过。”

    黄华:“铅笔。”

    在这个同志还是同志,2B还是铅笔的年代,这玩意就已经是绿色漆身,搭配白金字号的熟悉模样了。

    “你俩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江山和黄华,双双摇头。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支小小的铅笔,我国之前并没有自己的铅笔生产商。

    从“废科举、办学堂”开始,外国铅笔就开始涌入了我国。

    有资料显示,仅此一项,国外铅笔商每年都能从我国掏走数百万元的银圆。

    1932年,一位名叫吴鼎的留学生,进入了日-本的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观察到他处处学习、项项留心的行为,日-本的一位高管也猜出了吴鼎进入工厂的真正目的。

    但即便如此,这位高管也没有显示出半点慌张:就算你在我们工厂待两辈子,也绝不会做出一支铅笔。”

    许局长说到这,端起汤碗喝了一口。

    面对桌上一只只快速见底的餐盘,他继续说道:

    “对方的这句话,不仅没让吴鼎后退,还变得更加努力了。

    只一年的功夫,回国后的吴鼎在变卖了部分家产后,便在浦江创办了我国第一家铅笔厂。”

    “他学会了?”

    “当然!”

    眼见二位终于放下了筷子,许局决定先返回办公室再说。

    “工厂建成后,吴鼎从苏-州找来了粘土,湖-南寻来了石墨、”

    办公室的烟,又重新冉冉升起:

    “云-南采购紫胶、东北买来椴木,经过多次实验后,终于制作出了完全国货的“鼎”牌铅笔。

    从此,咱们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铅笔生产厂家了。”

    此刻的江山,和黄华听得一样入迷。

    在这之前他还真不清楚,一支小小的铅笔居然包藏了那么多的乾坤。

    “之后,在国内提倡使用国货、抵制日货的浪潮下。

    吴鼎在铅笔上印上了‘中国人用中国铅笔’8个大字。

    并同时推出了“500号航空救国”铅笔,“200号好学生”和“300号小朋友”多个型号的的铅笔。”

    说到这,许局微微笑了起来:“还别说,那个年代的企业还是很注重宣传的。”

    许局这话江山也同意。

    3、40年代国内私企的宣传意识,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了。

    “但好景不长,1937年淞沪会战时,吴鼎的中铅公司也受到了炮火的轰炸。”

    可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吴鼎也从没有想过关闭工厂。

    先迁厂至重-庆,再次被炸后继续迁厂至兰-州,走一路生产一路。

    抗战八年期间,中铅共生产出了五千多万支铅笔。

    “但,自打老美的橡皮头黄铅笔出现后,尽管吴鼎想尽了一切办法,却依然难以与之抗衡。”

    说到这,许局叹了口气:“自此,中铅的生产就处在了半停产的状态了……”

    听到这里后,江山忍不住皱起了眉。

    没记错的话,中铅在两年前,还生产出了中华牌101号绘图铅笔。

    之所以自己对这事记忆犹新,只因为这款“101”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绘图铅笔的空白。

    就在他刚想开口提问的时候,许局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