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国外已经实践过的抢钱方式

    第三百六十二章 国外已经实践过的抢钱方式 (第1/3页)

    清晨,当黄永玉的老伴推开书房门的时候,在屋里东倒西歪的三位老人,把她真真吓了一大跳。

    和她一块被吓的,还有因老伴一夜未归、慕名找来的王世襄老伴。

    要不是这会屋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她俩差点就要上外面叫人了。

    “他们这一夜都在干嘛呢?”

    面对王世襄老伴的疑问,黄永玉的老伴指了指满桌满地木屑。

    “喏,尽忙活这些了!”

    临近中午时分。

    当黄永玉、王世襄、朱家溍,披着外套站在洒满阳光的小院时。

    不远处的沈从文,竟在他们相互微笑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革命者的荣耀。

    “咱们可以出发了吧,”沈从文加入了队伍:“我今早可吃得不多。”

    ……

    这一会,坐在听鹂馆的三位老同志,眼瞧着通宵制作的模具,被两位国家干部宝贝似的捧在手里。

    欣慰的笑容一展,“乒”的一声互碰了一杯茅台。

    此时,用不着江山动手的卢旭章,已经主动把画稿翻到了下一张:“这又是?”

    “这幅图,”江山点着画道:“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越往后、越来钱的创汇方法。”

    这话一出,卢局和侯主任才意识到,原来赚钱的方子还没开完。

    “我想起来了,”卢局长看着江山:“你昨儿好像是提过什么……在国外已经得以实践的入账方式。”

    “这个方式,”江山点点图:“就是它。”

    “就是它?”卢局长低头看图:“它是个什么东西?”

    此时不止是卢局,就连身旁的侯主任、王扶林、张路,也都皱起了眉。

    画稿上左一圈右一圈、如同线路图的图案,看的他们一头雾水。

    “卢局长,”江山:“您听说过迪士尼电影公司吧?”

    “迪士尼?”卢局长:“米老鼠的动画片?”

    隔的年代太远,卢旭章记得也不大清楚。

    江山:“没错,米老鼠就是他家的。”

    早在30年代,随着迪士尼有声电影的登陆,迪士尼的卡通形象逐渐被国人所熟悉。

    同一个年代,迪士尼系列的连环画,也开始在国内风靡。

    “1923年迪士尼公司成立。最开始时,它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给起的名是电影公司,”

    江山每次说话的时候,周围几乎是一片安静:

    “等到了1955年,迪士尼的后缀名就变成了娱乐公司。”

    卢旭章:“具体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江山:“它从之前的卖电影票,变成了万物皆可卖……”

    1928年,全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气船》诞生。

    初出茅庐的迪士尼,凭借一只老鼠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

    接着,《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动画电影,带着迪士尼一起飞。

    “1955年,迪士尼在米国加州建成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当年就吸引了百万游客,”

    江山直接忽略掉了卢局抖动的嘴角。

    毕竟现在就是给他这么多游客,他也没本事收。

    更不用去想象什么:百万游客每人哪怕赚一块钱的美梦了。

    “而这座乐园,”江山指了指画稿:“仅是这幅图上的第一步。”

    “哦?”

    这一会卢局再看此图,虽然还是看不懂,却已经意识到了它的价值。

    “1957年,在第一座乐园大获成功后,”江山继续:

    “创始人华特兴奋的为迪士尼,绘制了一幅未来发展规划蓝图。

    他给这幅图起了个名字《迪士尼飞轮》。”

    “就是我手里这個?”卢旭章指了指画稿。

    “差不多就这意思,”江山道:

    “图上这些相互交汇的路线,说白了就是从迪士尼动画到书籍、音乐、玩具、服装、乐园、饭馆、酒店、珠宝、公交、地铁……”

    在卢局已有晕眩苗头的时候,江山及时打住了。

    “总之,迪士尼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电影公司了。

    随便一个卡通角色或影视建筑形象,都将成为它的摇钱树。

    卢局您看,这个迪士尼飞轮像不像一个齿轮?”

    “明白了,”卢旭章一点就透:“也就是说,当一部电影诞生后,迪士尼的商业齿轮就开始运转了。”

    “您说得太对了,”江山:“这些围绕着总齿轮运转的小齿轮,也叫迪士尼的周边产业。”

    卢局长默默重复:“周边产业……”

    江山:“不过这大大小小的齿轮,相对咱们目前的国情来说,取其一二便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