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纽约广告节的隐藏任务

    第三百七十一章 纽约广告节的隐藏任务 (第2/3页)

远的成绩只到达马、泰地区的中国自行车来说,无疑是个突破。

    但可惜的是,出去倒是出去了,就是当地人不大欢迎。

    这样一来,别说是创汇,到现在连保本都变得举步艰难了。

    依照国外的资本商场准则,哪個商品受欢迎,哪个就往前站。

    那种半个月都不出一样的,自然就只能靠边站了。

    长此以往,必将沦为吃灰蒙尘的物件。

    一想到在国内宠的跟什么似的国民商品,在国外却如此不招人待见。

    连许沐春都听不下去了:“你们就不能留着卖给自己人?非得拉国外去?”

    “老许啊,”陆副局苦笑了一下:

    “先不说这都是局里在出国访问时签下的合约,你知道仅去年一年,全国就有多少家自行车厂上马吗?”

    “多少?”

    陆副局:“上百家。”

    许沐春:“这么多?”

    “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厂一直都很多,当然,淘汰的也不少,”凤凰自行车厂的厂长说道:

    “就这么跟您说吧,我们厂在刚成立的那几年,政府陆续将浦江的200多家自行车厂并入了我厂。

    之后搞联营时,又让我们和40多家自行车厂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位厂长所说的成立之初,其实说的是凤凰厂刚刚公私合营的时候。

    他说的那个“联营”,说白了就是允许40多家的自行车贴上了凤凰的标志。

    而凤凰自行车厂真正的成立时间,其实是在光绪年间。

    诞生于1897年的同昌车行,也是我国第一家自行车行。

    除了经营自行车的买卖,还兼做自行车的修理与出租业务。

    之后到了1958年,公私合营后的同昌车行便挂上了浦江自行车三厂的招牌。

    挂牌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登报向全市征集自行车的全新商标。

    很快,浦江一位中学教师的建议得到了厂领导的一致通过。

    于是,象征着吉祥、飞翔的驰名商标“凤凰”,就这样诞生了。

    “并入凤凰的200多家自行车厂,”许沐春详细问道:“都是本市的?”

    “对,就连之后联营的40多家厂子,”凤凰厂的厂长:“也都是我们浦江本地的。”

    许局倒是头一回听说此事:“咱们目前的自行车产能是多少?”

    “去年全年的产量已经突破了千万,”陆局介绍道:“照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的产量还将进一步提高。”

    “嗯,”许沐春点了点头:“你之前说还有一批自行车即将运往国外?”

    “永久和凤凰两家自行车厂,”陆副局点了点头:“合计还有三万辆自行车的出口订单。”

    许沐春听得吃惊不小:“欧美?”

    “不,就是米国。”陆副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