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赵川听上了瘾

    第170章 赵川听上了瘾 (第2/3页)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说范蠡,他曾帮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但之后呢,他就退出了庙堂,而去经商了,经商成为了商圣,之后呢他又散尽了家财,带西施一起归隐了。这就是他的生生之乐。

    也就是说,只要你通于道了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好的。

    再比如说我师父燃灯道长的例子,道长为什么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走了呢?那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金刚长寿功已传,炁体源流和济世良方也都已公布流传,所以在黄中宫建成以后,他就走了。这是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就比如我现在讲医学也是一样,两年时间我讲完之后,我还会有别的事情要去做,而如果别的事情也做完以后呢,那我也就彻底归隐了。

    还有些人呢,是在世间游历太久,最后也是选择了回去。如孙思邈孙真人,在各地游历,帮人看病,写完了千金二书,最后也回去了。

    每个人呢,都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的时候,或者说很多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成了拖累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走了,到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如历史上很多人,厌弃了官场,便选择了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之乐。所以中国历来有隐士的传统。

    这就是生生之乐的含义。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宇宙中也不光只有人间乐土。

    这就如同人们常说的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当你能力有限的时候,你可能只能了解到一村、一乡、一国,而当你能力强大了之后,你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发现新的大陆。

    有人说,那些人吃什么呢?这就如同你在家里做饭可以烧柴一样,要到更远的地方,其所需要的能量自然也是不同的。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祭祀呢?

    其实祭祀不是给别人吃的,而是心念的一种表达。

    这里要跟大家讲到师和信的概念。

    作为道人,大家都是道的子民。那什么是师呢?师就是传道的人。

    道祖道宗以后,历代传道的人,都可以称为师。

    师指的是帮你指路的人,但师并不能帮你直接达到道,道要靠你自己走才行,所以我们讲每个人都要靠自己去实修实证才行。

    也就是道靠自修。

    我们对历代先师的供奉是在于尊信,而不在于祈求保佑或者降福之类。

    我们拜任何一个东西,是因为他们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是来源于内心的尊和敬,所以我们说敬天地嘛,而不是一种交易,我拜你,你要帮助我,帮我发财,帮我找一个好的伴侣,帮我生一个儿子等等,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尊信的概念。要尊信,不要迷信。

    这也就是所谓的尊师重道。

    好了,我们开始讲道法。也就是如何才能长生,如何才能长乐,如何才能实现生生之乐呢?我们在自己的道场中,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

    我老师曾经给过我八个字,今天我把这八个字也给到大家,就是:明善以行,既遂且安。

    这里我们分别来讲。

    何谓明呢?明指的是见事以明,也就是要看到事情的本来的样子。

    我们常说做人要做明白人,做明白人,意思就是看什么事情要能看的明了,我们只有知道了事情的真实情况,把世间万事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