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历史自有天意 (万字更,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历史自有天意 (万字更,求月票!) (第1/3页)

    1990年。

    经过长达五年的狂飙猛进,在日经指数达到了历史巅峰的38915点后,1990年1月12日,筹备了整整五年的漂亮国终于使出了杀手锏。

    纽约交易所在这一天突然出现了一种叫“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这一全新的金融产品,高盛公司从脚盆鸡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权期证被转卖给了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了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

    该权证立刻在美国大卖,大量漂亮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

    日经指数认沽权证上市不到一个月,日股就陷入全面崩塌,一溃千里……

    脚盆鸡的银行业、保险业一时间尸横遍野,并最终波及到制造业。

    整个日本,似乎距离陆沉只有一步之遥……

    港岛,中环。

    大唐大厦。

    “六十年代,光刻机主要以接触-渐进式为主,以及遮蔽式光刻技术。这种原始的光刻机统称为Mask aligner,即掩模对准仪。本质上,是一台大型紫外灯。光刻时要把掩模板对准并紧贴硅片,不仅容易在硅片的光刻胶涂层上留下缺陷,导致光刻良率低下,生产一批芯片的合格率往往只有百分之十,同时光刻胶以及浮沉微粒也容易对昂贵的光掩模造成损害。每做十几次光刻,就得更换新的掩模板,生产成本巨大。”

    “七十年代,美国PE公司投影式光刻技术的研发成功,使得划时代的Micralign 100诞生。这台光刻机利用两片同轴球面镜把光掩模上的图像经过三次反射投射在硅片上,这种对称又简洁的线路设计,可以在保留精度的情况下,彻底分开掩模板和硅片,使光刻良率暴涨到百分之七十,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红白机和个人电脑,因此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七十年代末,另一家美国公司GCA,这个PE出现前的前光刻机霸主不甘被时代抛弃,因此研发出了一种叫做倍缩光掩模的步进式光刻机,并推出了世界上首台自动化步进式光刻机,DSW4800。至此,全球光刻机市场,一直都是漂亮国的内战。然而就在两家生死对决时,德州仪器的工厂里,出现了一家来自海外的光刻机,NSR-1010g,来自日本的尼康……”

    会议室内,大唐半导体高级副总裁林本建正在对李幸及大唐集团高级管理委员会成员讲述着光刻机的发展史。

    等讲述完当下脚盆鸡双雄尼康、佳能合力称霸光刻机市场后,林本监道:“股灾的爆发,以及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对日本半导体的强力封锁,现在是我们进入光刻机市场的最好机会。相关的光学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以及光刻胶等关键技术,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储备,但是还需要加大投资。佳能和尼康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十年内,击败美国的PE和GCA,是因为日本财团抛弃隔阂,全力资助,并且从GCA那边盗取了步进式光刻机的关键技术。我们现在不需要去盗取,在行业大衰退期我们已经买到了,但现在需要去日本聘请高级工程师,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林本监说完后,李幸对其他几位委员会委员笑道:“这笔钱得花啊,脚盆鸡对白头鹰已经跪在地上添脚底板了,可依旧不能让那群昂撒人和犹太人有一丝心慈手软,一脚踩断骨头。半导体也是说封就封,说打压就打压。这对我们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得不防有朝一日,他们对我们下手。其实已经下手了,只是人家暂时看不上我们,顾不上我们。”

    何善衡今年都九十岁了,作为公司的元老以及李幸金融方面的老师,他问道:“林经理,你有没有把人力成本算进去?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本土就有世界上最顶级的高等院校,这给予了他们充沛的高级人才资源。可港岛呢,差的太远。单纯靠从外面引进,那我们的人力资本将会是他们的几倍。这個预算,将会拔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林本建认真道:“何生,我们一直都在储备人才。从港岛、内地还有湾湾三地选拔优秀学生,送去欧美各国深造。除了去年出现大规模的违约外,其他各年基本上都能百分之百回来。短期内,我们是不缺人才的。只要做成功,那么接下来自己就可以培养出后续的人才。”

    张如今笑道:“其实硅谷做半导体最好的高级工程师,至少一半都是华裔。我的运气真的很好,前些年行业大衰退期,哇,英特尔他们毫不留情的大幅度裁员,而我们呢,在那样艰难的时期,仍然选择高薪聘请。所以请回来非常多优质的工程师。”

    电力集团上升入管理委员会的高级女总裁米兰达虽然是犹太人,但一口汉语说的非常流利。

    原本是中华电力嘉道理家族的干将,李幸央求了好久,才算挖了过来,此人是精通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顶尖高手,她说道:“光刻机又是一个巨大的耗能产业,超乎想象的耗能压力。再加上钢铁业、造船业……简直不敢想象。港岛本身是没有燃料的,所以全部依靠进口……”

    重工模块出身的高级管理钟志勇道:“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港岛本身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大唐又有足够的码头泊位。我们在澳洲买有铁矿、煤矿,除了没有天然气田外,基本上都能达到自足。

    这里要说一句,虽然李总一直严禁集团内部抬大脚吹捧上司,但我还是要夸一句,集团早年的布局实在太惊艳了,有足够的远见,现在集团内部甚至储存了LNG船的技术资料,只要啃下来,我们连这一环节都能补充上。而且集团和华润合作,在内地开展天然气业务,也需要海量的天然气,这样一来,LNG船只要开造,就不怕没有业务。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生态。”

    这人原是警队出身,但颇为好学,靠自学一路从大唐重工杀了出来,多少高学历人才都被困在六格西玛管理考核上,这位只有高中学历警队出身的壮汉,却将这套管理学用出了花,甚至还不断在推进,真正的人才难得。

    气氛缓和了不少,李幸打趣笑道:“哇!钟sir你果然够勇,说了不让公司内部捧大脚你还捧,罚你今晚请客吃夜宵。另外,这些决策都不是我做的,是我老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替你传话的。”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对这个才三十岁的集团总裁也更喜欢了。

    如果说第一次听这样说,他们还会信这个庞大的集团是传说中的李医生在掌控,可是工作了三年以上的高管,基本上都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可能某些关键节点上,是那位李医生在掌控,但集团大大小小的事,包括公司法的制订,高管的聘请等等,几乎全由这位年轻的总裁一手操办。

    他们这些高管,几乎没怎么见过那位李医生。

    这样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在集团内部却没有一天表现出趾高气扬的傲慢,谦逊的将所有功劳都推到父亲身上,自己低调勤恳的做着一切。

    年轻帅气还幽默,还那么有孝心,怎能不让他们喜欢呢?

    医药板块出身的委员安文超道:“BOSS,我们所有的设想,都基于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大陆市场能够真正的开发出来,大陆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凭借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才能可能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们自己。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陆经济已经不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外汇、财政、金融三大赤字危机集中爆发。出口降低、内需减弱、债务危机,崩溃只在旦夕间。如果大陆经济彻底崩溃,我们的前途也将晦暗。”

    李幸道:“去年大陆人均GDP是三百二十美元,当然,这个算法是按照大陆官方汇率计算的,实际上,大家都懂得。而美国人均GDP是两万四千三百八十美元。的确是让人绝望的差距。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大陆有所有能够发展经济的客观条件。相对稳定的正府,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以及强烈的发展经济的欲望。至于其他客观条件,譬如人口红利、资源丰富等等,就不用多说了。

    退一万步讲,大陆不可能整体发展起来,但哪怕用资源堆,也能堆出几个超级城市,哪怕只富裕上五千万人口,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足够大唐吃红利了,不是吗?”

    安文超叹息道:“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从去年开始,漂亮国已经要求全部的西方资本从中国撤出,大陆正处于资本增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当外国资本全部撤出的时候,现在进入了资本绝对稀缺阶段,太困难了,困难的让人绝望。大萧条啊。”

    李幸笑道:“没那么严重,本来就是一穷二白的状态,无非是倒退了几年……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我们的机会。”

    何善衡提醒道:“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填补那么多外撤资本留下的缺口。另外,大陆本身的经济出现了相当可怕的问题。别的方面我了解的不深,但银行方面,坏账率至少已经达到四分之一了,显然还会继续下去。以我这么多年做银行的经验,我很难想象如此庞大的坏账率,怎么才能翻身。这是一个绝对的无底黑洞。”

    李幸笑道:“不是当救世主,是去筛选我们的员工,培植我们的市场。根据战略局的分析,最多五年时间,大陆将有超过至少十万家国有企业步入崩溃破产,无法挽回的局面。而且,是绝对无法挽回的局面。无数优质的工人将会失业,而钢铁行业、造船行业、半导体封测行业,都是巨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陆无数的失业员工,将会把我们的成本拉低到极致。

    至于银行坏账问题,我们可以相信大陆方面的智慧。”

    同样是金融板块升级成为委员会委员的利国伟不解道:“我们怎么相信?恕我直言,我们没有任何相信的理由。如果大陆真到了战略局预测的那个地步,十万计国企破产,那么整个经济都将彻底崩盘。国企……真是一言难尽,完全违背经济规律的存在。”

    李幸依旧轻松,他笑道:“所以咯,真到了那一步,才叫死中求活,向死而生。反倒是如果这个脓包他们一直不敢戳破,那我就真的要考虑,是不是继续加大投资了。”

    看着从容不迫又满是自信的李幸,超级委员会的委员们都陷入了深思。

    有人很不理解李幸的自信,是源自哪里。

    是那位有点石成金圣手的神奇父亲,还是那位危难时临危受命位高权重的大佬妈妈?

    可经济规律是没有办法违背的。

    几个委员拿着手中的资料审议了片刻后,又彼此交换了意见,最后何善衡道:“光刻机立项可以进行,前期二十亿美元的预算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我们认为,目前仍然不是对大陆大举投资的最佳时刻,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合适。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撤回目前已经在大陆的那些投资。李董,我们还要再等等。根据公司管理法,这个议题在委员会不能通过。”

    李幸自然不会破坏他一手制订的公司法,只能苦笑道:“那好吧,我回去跟那边解释一下。另外,还是恳请大家多关注一下内地。内地的市场,绝对是我们不容有失的根基。一旦内地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做到最早入场!”

    林本监、张如今等半导体板块出身的委员闻言海松了口气,他们是最不愿看到这个时候对大陆大举投资的人了。

    不仅因为大陆现在情况本身就不是很稳定,也担心会引来漂亮国的明文制裁。

    如果从隐性变成了明文,那对大唐半导体绝对是无法承受的一记重创。

    他们现在每一天都在尽可能的从过去的人脉关系网下手,将先进的半导体、光刻机先进技术带回港岛,储备消化,在不断的高薪挖人。

    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