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辽国灭亡】

    0331【辽国灭亡】 (第1/3页)

    不得不说,赵宋真他娘的有钱啊。

    玻璃制品以及白糖,一批批运往赵宋各地,刚运到,就被当地富商与士绅大户们哄抢一空。

    对官方贸易商队来说,整个赵宋就像一个无底洞,好似永远填不满。

    甚至有富商口出豪言:如此品质的琉璃器和白糖,有多少要多少,别怕俺没钱,就怕你没货!

    不过猴子倒也没真信,采取了饥饿营销的模式。

    某一地供一次货后,便停上一段时间,等到富商们多次催促后,才不紧不慢地继续供货。

    否则的话,今年贸易商队的利润怕是会过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琉璃器和白糖在短时间内膨胀。

    但即便如此,也持续不了多久。

    明年陆贸的利润,高不到哪去,能维持八千万贯就已经很不错了。

    最多三五年,赵宋的市场就会彻底饱和,琉璃器和白糖的价格也会一落千丈。

    毕竟,这玩意儿是奢侈品,而赵宋的财产都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绝大多数百姓,是消费不起这两样东西的。

    有钱人拢共就那么些,富商就算再喜欢,一个人买个十来件,也就顶天了。

    不过韩桢倒也不担心,毕竟海贸才是主战场,那里有五十多棵韭菜,等着自己收割。

    等明年海贸商队正式起航后,陆贸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商股多寡诸位心里都有数,我就不再多言了。”

    在韩桢的示意下,杨树领着补官们开始发钱。

    赵宋那边年终发钱,极为麻烦,官员需雇佣牛车,一车车往家中拉。

    不但不方便,对官员来说,还很不雅观。

    毕竟都是读书人,讲究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钱财乃身外之物。

    现在这一车车的往家中拉阿堵物,面子上着实有些过不去。

    韩桢这边就好了不少,发的都是青钱。

    每人一个红包,红包上还有一句用梅花小楷写上的诗词,既轻便又雅致。

    四千多万贯,两千多名官员分。

    如主簿、县丞这类七品以下的小官,只有两三千贯。

    算上俸禄,还真不如赵宋那边的多。

    而像谢鼎、赵霆这类三品高官,拿到手的就多了,足有数万贯。

    想多拿分红?

    行啊,努力当差,干出政绩,争取早日升官。

    这笔钱自打商务院定下商股后,比例就是固定的了,辞官或罢官后,手上的商股会被收回。

    因为本就是给官员的一项福利,不是官员,自然也就没了分红。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的气氛极为热闹。

    拿到红包的官员,一个个喜气洋洋,笑吟吟的互道恭喜。

    有了这笔分红,足以让他们过上一个肥年了。

    作为旅长,正六品的武官,韩世忠也收到了一份红包,他想拆开看一看,但又觉得不好意思。

    左右看了看,却见刘锜已经拆开了红包,从中抽出一沓千贯大钞,在手中清点。

    “一万三千六百贯,县长大手笔啊。”

    数完钱,刘锜喜滋滋的收入袖兜中,而后问道:“你们的是多少?”

    “下官还没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