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7【君子之约】

    0457【君子之约】 (第1/3页)

    在耶律永明的迎接下,马扩一行人进入城中,入驻馆驿。

    耶律大石野心极大,心中早有称帝的打算。

    所以抵达可敦城后,一切都按照建国的规制来,设立枢密院、宣徽院、大林牙院等机构。

    耶律大石可不是一介武夫,他是以科举入仕,高中进士。

    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因为以往辽国的科举,高中进士者都是汉人,耶律大石是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契丹人凭真本事考中进士。

    不久即被召入大林牙院,担任承旨,被人尊称为林牙大石。

    契丹语中,“林牙”相当于汉语中的大学士、有学问的人,大林牙院对标的乃是中原的翰林院。

    同时,他还对可敦城进行了整改,建立多个公廨以及馆驿,用来接待各草原部族、西域和西夏的使节。

    没错,这会儿西夏和耶律大石仍然联系密切。

    西夏当了辽国百余年小弟,捞了不少好处,双方虽偶有摩擦,但从未大动干戈。

    加上又是姻亲,关系极为笃厚。

    比如如今西夏皇帝李乾顺的皇后,就是辽国公主。

    甚至于,若非辽国多次出面干预,西夏早就被杨惟忠给灭了。

    以至于天祚帝四处逃亡时,西夏皇帝李乾顺多次派兵援助辽国,抗击金人。

    结果被完颜娄室打出了传奇性的一千灭三万。

    三万西夏精锐被一千女真人暴打,这对西夏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但李乾顺不管,依旧铁了心要帮大哥辽国,并且派人联系天祚帝,想将其接来西夏避难。

    后来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在金人一通威逼利诱之下,李乾顺虽答应当了金国的小弟,可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暗地里偷偷与耶律大石联系。

    在耶律大石原本的打算中,压根没考虑过西迁的,而是一门心思想收复山河,重铸辽国荣光。

    但打了几场后发现,实在打不过,这会儿的金国太猛了。

    而且可敦城位置偏僻,物资匮乏,根本发展不起来。

    别看他能聚集八万大军,实则带甲之士只有万余,剩下的七万人都是草原各部族的牧民。

    以前嘛,牧民也是战力,跨上战马,背上弓箭就能南下打草谷。

    可时代变了,经过隋唐加上五代十国,战争方式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隋唐扛骑兵冲阵,靠的是陌刀阵。

    到了宋时,重甲早已普及,神臂弩也登场了。

    铁浮屠、铁鹞子这样的重甲骑兵都扛不住神臂弩齐射,穿个羊皮上战场,简直与送死无异。

    后世常说蒙古人靠骑射横扫欧亚,根本就是放屁。

    你让轻骑兵和神臂弩碰一碰,连人带马都给你射成刺猬。

    弓箭射程五十步顶天了,还破不了铁甲,神臂弩用轻箭抛射,射程可是足有二百步,能破铁甲,这一百五十步的差距,完全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实际上,蒙古人军械一点都不差,甚至在打南宋时,一度形成了军械碾压。

    南宋有的蒙古人都有,南宋没有的,蒙古人还有。

    也就是说,耶律大石麾下的能战之士,只有一万余。

    这点人想和金国死磕,无异于以卵击石,最后眼见没办法了,耶律大石才决定西迁,往中亚迁徙。

    在馆驿安顿下来后,张都头第一时间找到马扩,皱眉道:“马尚书,末将进城时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