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4【陛下,这史该怎么修?】

    0564【陛下,这史该怎么修?】 (第1/3页)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紧赶慢赶,韩桢总算赶在中秋节这一天,抵达京师。

    倒不是赶着回来过节,而是狄家姐妹要生了。

    这两姐妹端的是神奇,几乎是同一时间查出有孕,如今又同一天生孩子。

    此外,安娘也快临盆了。

    东京城的节日气氛还没彻底散去,街头巷尾依旧挂着中秋时的花灯彩带,百姓脸上带着残存的欢庆之色。

    傍晚时分,马车碾过青石板上的夕阳余晖,顺着御街驶向宣德门。

    忽地,马车停下。

    韩桢微微皱起眉头,问道:“为何停车?”

    “陛下,净街候求见。”

    下一刻,刘昌的声音响起。

    赵佶?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古怪之色,吩咐道:“宣。”

    他这段时日虽在南方,可通过密谍司,京中一切大小秘闻都清清楚楚,赵佶的事儿自然也瞒不过他。

    赵佶这厮在潇洒了一段时日后,终于被酒楼扫地出门。

    而今,字画也卖不动了,整日领着赵楷这个好大儿露宿街头。

    得了韩桢的首肯,刘昌唱喏一声:“宣净街候觐见。”

    闻言,赵佶面色一喜,拱手道谢:“多谢刘总管。”

    目视赵佶屁颠屁颠地上了马车,刘昌心头不由感慨。

    当年,他在宫中不过是个底层小太监,平时日连见上赵佶一面的资格都没有,而今对方却巴结他,当真是世事无常啊。

    “臣见过陛下。”

    上到马车,赵佶躬身一礼。

    韩桢问道:“净街候何事觐见?”

    赵佶正色道:“臣如今居无定所,露宿街头,如今有损朝廷威望,陛下仁慈,恳请陛下替微臣安排一处居所。”

    这厮倒是机灵,以有损朝廷威望为理由。

    韩桢微微一笑:“此事是朕疏忽了,待回宫之后,便命人给净街候安排居所。”

    “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

    赵佶心下一喜。

    今日他厚着脸皮觐见,总算解决了住所问题,起码不用露宿街头,与蚊虫为伴。

    打发走赵佶后,韩桢吩咐道:“刘昌,明日给净街候安排一处住所。”

    “奴婢明白。”

    刘昌心领神会的应道。

    作为服侍陛下之人,揣摩圣意是基本功。

    很多时候,圣上不好把话说的太明白,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毕竟,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一个皇帝说话不算数,朝令夕改,那便没了威信。

    就比如眼下,净街候想求个居所,陛下吩咐明日安排。

    为何是明日?

    所以,安排甚么样的住所,已经很明显了。

    步入秋季,日头开始变短。

    当韩桢回到延福宫之时,夕阳已经彻底落入地平,夜幕缓缓降临。

    刚进延福宫,就见赵富金满脸欣喜的迎上来。

    “见过姐姐。”

    江素衣三女笑着行了个万福礼。

    “嗯。”

    赵富金点了点头,而后欣喜道:“夫君,伊人妹妹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哩。”

    她是真的开心。

    韩家下一辈里,总算有个带把的了。

    甭管是不是她亲生的,反正往后都得喊她一声母亲,也都得像亲娘一样孝敬她。

    赵富金的反应,也是寻常百姓主母得知小妾产子的正常反应。

    韩桢面露喜色,问道:“玉奴呢?”

    “玉奴妹妹还在产房,稳婆说还要等上一会儿……呕!”

    赵富金话音未落,便呕了一声,她赶忙伸手捂住小嘴。

    见到这一幕,韩桢挑了挑眉:“你也怀上了?”

    他倒是不意外,毕竟自从北伐归来后,便被小丫头缠着要孩子,一个月二十来次,怀上很正常。

    而且算算时间,这会儿也确实该有孕吐反应了。

    赵富金捂嘴笑道:“是哩,前个儿请御医诊断,妾身想着等夫君回来……”

    只是话没说完,又是一阵孕吐。

    韩桢上前一步,搀扶住她,温声道:“好了,你莫要说了,快回寝宫歇息罢。”

    在江素衣三女羡慕的目光中,赵富金依偎在韩桢怀中,缓缓回到寝殿。

    安抚好小丫头后,韩桢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从玉阁。

    此刻,江素衣三女已经先一步赶到了从玉阁,正围在狄伊人的闺房中逗弄着刚出生的宝宝。

    安娘整个人更加丰腴了,身前颤颤巍巍地,似要将里衣撑爆,不过她是不显怀的体质,哪怕都快临盆了,肚子也只是和五六个月一样。

    “夫君!”

    见到韩桢,安娘屈膝行礼。

    韩桢苦笑道:“都快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