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心房颤动的抢救,强哥的感激

    第213章 心房颤动的抢救,强哥的感激 (第1/3页)

    送走女子后,本来想要跟欧晴岚在诊所内再谈谈恋爱的,现在也没心情了。

    她主动提出要回家。

    李敬生自然是亲自把她送了回去。

    回诊所后,他查看账目、当天接诊的病例,自是不提。

    新聘请的汪医生第一天正式上班,表现还可以。接诊了二十六位患者,有效处理了十一位,剩下的因为各种原因,他处理不了。

    只能推走或者让患者第二天再来找李敬生问诊。

    开诊所就是这样子,如果是很出名的医生,可以直接开特色诊所,专门只治疗那一个领域的疾病。

    但是如果没什么名气的医生,只治一个领域的疾病,多半会关门。

    所以,这就要求医生能够诊治多个常见疾病领域的病症。

    呼内、消化道,这是最常见的两个领域。

    快康诊所的主诊范围就是这两个领域,别的病,基本上不怎么接。

    李敬生以前同样只接诊呼内、消化道领域的疾病。偶尔遇到外科的普通伤口缝合,他也能咬着牙接下来。

    现在就比较牛了,呼内、胃肠内科、肝胆内科、普外、骨科、心血管领域。

    能接诊的范围已经非常宽广了。

    甚至偶尔来个皮肤病患者,他也能搞定。

    只是有那些年轻的女学生来找他打胎,他就没办法接。

    查看病历时,他发现韩思莹的进步非常大。这是根好苗子啊,悟性特别好,而且从她写的病历能看出来,她最近肯定在疯狂恶补一些不擅长的临床知识。

    按照她现在的进步,只要在阳光诊所熬上一年,下次考人民医院的规培完全不在话下。

    甚至可以让她出类拔萃,成为下一批规培生里面的独角兽。

    这对她的前途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

    第二天,李敬生照例开门营业。

    现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二、四、六不在诊所上班,如果病情不着急,他们愿意等到李敬生上班的日子再过来求诊。

    “汪医生来得挺早嘛!”

    李敬生开门后,发现外面不但站着很多求诊的患者,以及少数想要购买保健药的顾客,汪孝宗也是早早的过来上班了。

    “昨天坐诊了一天,就怕有什么闪失,特意早点过来。您看了我接诊的那些病例吗?”

    汪宗孝现在跟李敬生说话,再也不是那种倨傲的自大口气。

    反而有点像是对上级医生的尊敬态度。

    “看了一下,处理得还不错。如果今后能够慢慢多学习消化道领域的疾病诊治就更好了。”

    李敬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肯定不会指出汪宗孝的一些诊治问题。

    在外人面前,必须给员工留面子。

    “我已经在学习了,昨天还专门找以前医院的同事借了消化道方面的临床书籍阅读。”

    汪宗孝也知道,二十六个求诊患者,有十五个被推走了。

    这个有效诊治率其实挺低的。

    毕竟这里是诊所,不像大医院。

    大医院不缺患者,而且分类明确。他是呼内科,接诊到的就全都是呼吸内科病人。

    诊所却是在大医院与小医院、卫生站的夹缝中求生存。

    每一个患者都十分宝贵。

    推走一个,就少赚一笔收入。

    有些患者,如果能够吃下来,说不定一位医生当天的工资就给赚回来了。

    李敬生让汪宗孝给患者发了号牌,防止插队打架。

    毕竟今天的患者数量实在有点多。

    随着李敬生的名气越来越大,口碑不断加强,求诊者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李敬生与汪宗孝分开接诊。

    一些感冒、呼吸道疾病患者完全可以由汪宗孝处理。

    整个诊疗秩序还算不错。

    有序推进。

    一个个病人得到有效诊断与治疗,该开药的开药,该打针的打针。

    李敬生现在俨然有了一丝大医的风范。

    特别是昨天在第二医院,徐医师让他学会独立治疗疑难骨伤病例,更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让他的心态变得更端正,更成熟。

    接近九点多的时候,都市日报的新闻采访车嘎然停在了门口。

    急聚的刹车声,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车门打开,女记者楚瑶从里面冲了出来。直接冲进诊所内,脸色看上去颇有几分慌张。

    “李医生,李医生,快帮忙看看,开车的强哥不知道怎么了,突然说心慌,很不舒服。”

    她算是李敬生的贵人。

    在阳光诊所的早期逆袭阶段,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李敬生立刻站起身,对正在诊治的患者以及排队候诊的患者歉意道“不好意思啊,外面的病人应该是急病,我得先救人。请你们稍等一会。”

    “没事的,没事的,我们等一会没关系。”

    “先救外面的急症病人可以。”

    患者和家属大多数都是通情达理,更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其实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

    真正歹毒、凶残、冷血的人只占极少数。

    “人在车上吗?”

    李敬生询问楚瑶。

    “对!”

    她用力点头。

    李敬生大步走向外面的新闻采访车。

    报纸因为自媒体的普及,已经越来越不好做。报社的员工,很多都有着巨大压力。

    说到底,钱害人呐!

    大家辛辛苦苦,为的就是多赚几块钱,能让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