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逆版本玩法

    第75章 逆版本玩法 (第1/3页)

    甘露殿此刻静悄悄,群臣束手,回荡着的唯有李世民的笑声。

    扫荡四方时群雄束手尚且不觉,而等到收起刀子开始治理起来天下,地方豪强这东西便真真切切横亘在他的面前。

    而且正因为自己出身亦是陇右豪强,因此李世民更加明白豪强对于朝廷的态度。

    “皇权与地方权……这说的倒是不错。”

    李世民喟然长叹。

    中央朝廷的政令最终都要落实在地方,而地方上的豪强裹挟百姓,离得近的尚且知晓甲士兵锋之利不敢不遵,离得稍远就阳奉阴违与地方官员讨价还价,离得更远的有些干脆就不听调令。

    而如的这博陵崔,李世民自己都堪称“久仰大名”。

    臣子不说话,但李世民自己心里也简单算了一下:

    “这崔氏,与光武同兴,帝死他不死,国亡他不亡。”

    “朕为国操劳,结果反倒成了他博陵崔家的长工?”

    这话语未免有有些诛心,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一眼,两人一个清河房一个京兆杜,虽然心中觉得有点委屈,但此时委实不好说什么。

    面对房杜递过来的眼色,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大家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必如此自贬?”

    “就如这光幕,历经千年依然爱护大家,而那博陵崔湮灭于青史,即使经千年留下的唯有唾弃。”

    李世民的脸色这才好看一些,不过心中一些自己的思考还是没有说出来。

    比如这博陵崔彻底发迹是在晚唐,那一门十多宰相说不得俱在晚唐?

    而晚唐…安史之乱…这让李世民没有调笑的兴致。

    于是干脆略过这个话题,看向了另一个世家:

    “这弘农杨氏……居然已经断绝了?”

    这个疑惑倒是很清楚明白,毕竟前隋杨坚称其十三世祖乃是后汉太尉杨震。

    臣子们面面相觑,最终也只有房玄龄勉力道:

    “或是后世对史家典籍研究的更为透彻……然,弘农杨氏从汉末至前隋,确实几经起落。”

    “北朝几脉杨氏俱称弘农杨,其间或有龌龊。”

    李世民摇摇头,现在对这个压根儿不信,毕竟李唐自己强认李暠都被这光幕拉出来吊打了,此行径说不得便是看杨隋此举来的灵感。

    而且当此时皆以强附世家余脉为荣,那后世能通揽史册,看了那朱八八乞丐出身而得天下,恐怕并不觉得这种强攀有何尊贵可言,说不得俱是当笑话来看。

    就如他李世民难不成真有沾那李暠之光彩?那李暠因为他千古一帝而光彩还差不多!

    于是也仅是交代了一句:

    “若修晋书,当细致考证,勿给后世看笑话。”

    房玄龄心领神会,躬身遵旨,其他臣子亦心思各异。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世家这个玩法已经被汉朝的豪强们开发的很完善了:

    用财富结交名流,让名流授予自家子弟显名,有了显名的子弟可以合法快速的进入官场,进入官场之后利用权势再去攫取更多财富。

    有了更多的财富就能结交声望更高的名流,声望更高的名流授予更高的显名,最终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