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入海问天

    第92章 入海问天 (第1/3页)

    “这便是南海一号……沉船。”

    这一刻,甘露殿与成都府衙一起都出神看着光幕。

    画面上是一艘斑驳的沉船,船体巨大,已经半倾覆沉于海底。

    船身看起来破破烂烂,一些白色的犹如石头一样的东西附着在船身上,还有不知名的水草缠绕在船身上,随着海波轻轻摆动。

    阳光透过水面撒落下来,染上了一些碧波的颜色,形成了一幅完好的构图。

    这是一幅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孔明刘备,都无法想象的画面。

    张飞小声逼逼赖赖:

    “这后世不仅能上天还能入海,这天下之大竟到处都能去得?”

    这一刻张飞忽然有点羡慕被送到后世的那个“玄德”。

    他也想去后世体验上天入水,体验那此前纠结许久的高铁。

    而且说不定还能去给大哥上一炷香呢……

    刘备没有察觉到张飞乱七八糟的想法,静静欣赏了一下这艘沉船后,有点奇怪道:

    “旁边那两个小点是什么?”

    庞统与孔明辨认了一下,异常肯定道:

    “是人!”

    随着光幕的缓缓推进,刘备也才看清,确实是人,穿戴着一种完全不认识的装备,在水中似乎在靠着手势互相交流。

    “他们在……高祖在上!”

    刘备不由自主喊了一声,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黑色的箱子宛如山海经当中的巨兽一般,张开嘴巴一口将那条沉船吞了进去。

    甘露殿李世民仿佛懂了:“这是要将那沉船捞上来?”

    没人在意他的话,房杜等人看着数名潜水人在箱子底部忙忙碌碌互相打手势,最终似乎互相确认了之后,这个合拢起来的巨兽之口缓缓上升。

    光幕视角也缓缓上浮,最终在停留在半空中,在这里他们能够看到一条宛如夸父之臂的钢铁巨手缓缓发力,那个装载着南海一号的箱子就这么被托出了水面。

    杜如晦已经闭上了嘴巴,但还是感叹了一句:

    “人力有穷尽,这科学之力,宛如能开天辟地一般。”

    对于这沉船,众人能猜出来后世是有想法的,只是没想到这手笔竟如此豪迈!

    画面再一转,这艘沉船已经换了地方,安静躺在一个新的水池中,光幕也再次拉近,让他们得以细细打量。

    【宋时,尤其是南宋,极其依赖海上丝绸之路。

    当时的宋朝,内需和外贸的缺口都很大,再加上人口开始恢复,但土地反而不够了,因此商人与手工业者成了百姓不错的选择,这两者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宋朝的航海术基本可以说是起于指南针,终于密封舱。

    《武经总要》和沈括的《梦溪笔谈》都记录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依靠这个就能完成一些近海的航行。

    依靠指南针保底,季风规律,海图的初步绘制,海上天气预测,星象天文观测,近海水文探测,海上联系方式等等航海技术都被一一点亮。

    而在南宋进一步丢失领地之后,南宋对于航海贸易的依赖性进一步提升,最终点出了密封舱这个远超西方数百年的技术。】

    这一段光幕的讲述堪称图文并茂,即使如长孙皇后也看的兴致勃勃,并且看懂了大部分。

    比如那个指南针的制作方法极为简单,小巧者可以放在指甲上观测方向,非常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