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进击的车神

    第403章 进击的车神 (第1/3页)

    汉长安将军府。

    庞统沉吟了一下略有一点担心:

    “也不知道那赵大身处何时?”

    “若是早了还好,若是晚了……”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若是晚了恐怕便已来不及了。

    这史册经其手所展露的手段仅此而已,但实际上暗植的亲信只会更多。

    刘备倒是相当乐观:

    “从这赵大观光幕起,境遇便与后世之史不相同也。”

    这一点上刘备觉得自己还是与那赵大有些许共感的。

    他刘备逢汉室衰颓,乱世显相而曹贼势大,天下之势晦暗难明。

    那赵大经五代十国,群雄相残皆朝不保夕,乱世终点尚无定数。

    这时候光幕骤然出现,告诉他汉祚未绝汉儿未亡,振奋精神而欲兴炎汉。

    那赵大观光幕也已一年有余,即便后辈此前所言涉宋不多,但至少也能清楚知晓赵宋确实终结了唐末的藩镇乱世。

    单单这个消息对赵大来说便已不啻于无价之宝了。

    兄终弟及刘备不太懂,但对一个稳定的王朝来说,兄终弟及与嫡子立嗣,孰优孰劣还是相当清楚的。

    这般道理赵大也应该是完全明白的。

    孔明总结道:

    “失之豪釐,差以千里,史不外乎亦如是。”

    他与主公的意见相同,这赵大虽然夺人孤儿寡母手段不光彩了点,但能从乱世冲杀出来且兴文治不复乱世,必非庸才也。

    就比如那礼贤宅的打算便让孔明拍着大腿懊丧:

    应当与那夏侯妙才算一下在长安的钱财用度才是。

    【至此,无论是马韶的突然发疯预言,还是程德玄半夜睡不着觉在晋王府在枯坐等到了王继恩,都算得上形迹可疑。

    两位赵二亲信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一件事,赵二对于赵大之死是有所准备的。

    即便赵大是因意外而死,但王继恩的出现则是基本可以确定赵二确实有在暗中培植班底,为此不惜将细作插到了赵大的枕头边。

    行为已经有了,但现在还缺乏一个动机。

    现在有个说法认为赵大在活着的时候实际上就属意赵二继位,兄弟两人感情好的蜜里调油,作为佐证的便是宰辅赵普的失势。

    除开赵普在正史上反对赵二岳父掌兵权、打击贿赂赵二幕僚、强杀赵二手下姚恕等事之外,《宋史》的《廷美传》记载,赵二登基后曾询问过赵普传国之事,当时赵普的回答是: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这句话当中的“太祖已误”,明清学者认为多半是赵大活着的时候,赵普就偷偷劝谏过传国之事,可惜赵大不听。

    从赵普和赵二针锋相对的态度来看,公元973年赵普的罢相失势,看起来的确像是赵匡胤在为赵光义铺路。

    但973年发生的事情并非只有赵普失势,这一年赵德昭嘉封检校太傅,首次官居赵光美之上。

    自开宋伊始,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三人官职一直是以年龄大小依次相授的,但在赵普离京的这一年,这個次序不声不响的被打破了。

    赵光美赵德昭同嘉检校官,赵德昭为太傅,居赵光美的太保之上。

    另外就在赵匡胤死的当年,钱俶入朝。

    按照开宋以来传统,接待降王都是由赵光义负责,但这一年赵匡胤额外下旨,要求赵德昭督办此事。

    综上,赵匡胤在开宝年间打算在儿子当中培养继承人的倾向还算是明显,这或许就是赵二勾连党羽的动机。

    而由此看,赵普的失职多半都是因为自己作的,跟传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