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作者的评判标准

    第1172章 作者的评判标准 (第1/3页)

    在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刘旭也不拖拉,第一时间就回到了自家的秦汉世界里面去了,此时的秦汉世界已经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大航海和西部大开荒运动之中,整个世界都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世界的时间要多了十倍,百姓世界半个月的时间,在秦汉世界就是一百五十天,足够刘旭写一本新书出来了。

    什么,你问为什么刘旭不干脆在白象世界码字,一定要跑回自家的秦汉世界?

    这一点,大家待会就知道了,这里先不谈。

    而刘旭回到自家世界的第1件事情,就是立刻把心爱的诸葛丞相叫到自己身边,和他详细参谋了一下有关这本新的事情。写了这么多年,刘旭自然对其中的各种规则非常了解和清楚,知道这本最大的问题在哪里,那就是如何让读者快速的对这本新建立认知,树立牢固的人物形象。

    因为如果想要成功的映照一个里面的角色出来,那就必须要读者对角色的印象很深刻,否则要么难以映照出来,要么就是映照出来的很变形,和里面的能力相差甚远,这一点对于任何等级的作者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而且一本的世界观越是古怪,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甚至就连同类题材的也没有的话,那想要营造出来的难度就更大了。

    比如某個作者在地球上写了一本洪荒文,因为洪荒文已经遍地都是了,读者脑海里面早就已经有了成熟的人物设定和力量体系,对圣人的级别也有了认知,所以一本新出来的洪荒文,只要有足够的世界之力,就可以映照出洪荒文里面的作者出来。

    但如果这个作者写一本全新的,力量体系从未见过,人物也是完全创新的世界观的话,那这本里面的人物就难以映照了,说白了就是读者的印象不深刻,在所有读者的集体印象之中,这个角色和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