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3/3页)

 张九龄已经听说了某些宫里的事情,但他作为力保太子李瑛,劝说李隆基不要废太子的“支持者”,也不确定李瑛等人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哥奴,这件事你去办吧。给郑叔清加一个朝议郎的官职。”

    李隆基很是随意的说道。

    郑叔清给自己送来了五万贯,在他眼里就是好狗……好官。既然是好官,那就要赏。朝议郎正六品上的散官,而夔州是中州,刺史为正四品,给个正六品散官很合适。

    “圣人,郑叔清在夔州破坏朝廷法度,给他加官不妥啊。”

    张九龄站出来的阻止道。不管夔州的事情也就罢了,怎么还能给罪魁祸首加官呢?

    “朕意已决,无须多言。若夔州闹出大乱,朕再治郑叔清的罪即可。”

    李隆基一抬手,示意张九龄不要多话。

    “微臣这便去办。”

    李林甫躬身行礼退下,张九龄无奈也只能跟着退去。待走到宫门前的时候,他气喘吁吁的追上了健步如飞的李林甫,喘着气问道:“左相何不出言劝说圣人?”

    “我以为郑叔清之策,有利于国,故而不必出言阻止。右相何故有此一说?”

    李林甫故作惊讶询问道。

    “唉!”

    张九龄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林甫眼中寒光闪动。

    他又不是没有党羽,数量虽然不多,但其实暗中投靠他的人不少。

    这一次,他授意那些人,一起对郑叔清喊打喊杀。这样一来,就好像满朝文武都是张九龄的人!

    在李隆基看来,这就像是张九龄在对自己逼宫一样,他能同意处置郑叔清才是真见鬼。

    但出乎李林甫预料的是,李隆基居然给郑叔清加散官,这个举动很是不同寻常。李林甫一边朝着平康坊走去,一边忍受着身边嬉闹与喧嚣的杂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诗!为我大唐贺!满饮此杯!”

    耳边传来狂放文士的祝酒声,李林甫脸上露出讥诮的表情,却又一闪而过。

    这些人,都还活在梦里啊!岂不知现在早已不是开元初年的景况了。

    李林甫长出了一口气,他已经察觉到,时代变了。没错,属于他李林甫的时代,要来了!

    ……

    为了应对可能的偷袭,听从方重勇的建议,郑叔清派人在夔州城内散布谣言,说有不法外来商贾勾结水匪山匪,企图烧毁破坏夔州江关沿岸的造船船坞,甚至不排除打劫富庶的夔州府城!

    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却又群情激奋。

    很快,郑叔清便将城内有头有脸的大户代表请入府衙商议大事,没别的要说,直接承认了有人看不惯夔州本地大捞特捞,想破坏现在安定团结的局面!

    该怎么办呢。

    众人手足无措之际,郑叔清搬出与方重勇连夜商议好的对策,简单概括,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每个入府城的外地人,都会被本地人暗中盯梢,一旦有不轨举动,就会有人到府衙禀告。郑叔清将府衙,包括渡口在内,划分了十二个“严控区”;城外的船厂,又划分成了十个彼此离得比较远的“巡逻区”,每一家负责一个区。

    每一家大户,负责组织住在周边的商户与民户,盯梢,监视,每日汇报异常情况,有突发状况则需要立即向府衙汇报。

    刺史麾下的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分管一摊,有事情分别汇报,最后汇总到郑叔清这里来。当然了,其实还是方重勇亲自操刀,将每日的汇总信息甄别。

    他给郑叔清出的主意,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参与其中。

    城内的团结兵不够用?

    那就把整座城的人都变成“团结兵”!

    他们不需要千日防贼,只需要防一到两个月就够了。

    这个办法得到了本地大户的热烈响应,不断的造船订单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附带的利益,现在有人想搞事情,他们绝对不答应。

    方重勇原以为自己的办法可以吓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没想到才实行三天,府城内就有好几个人通风报信,说有一伙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夔州府城,晚上又返回白帝城。每天都是这样,行迹非常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