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回望长安绣成堆(本卷完)

    第69章 回望长安绣成堆(本卷完) (第3/3页)

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

    “郎君,感觉这个诗还不如你写的呢。”

    方来鹊不屑说道。

    驿卒只当自己没听到这句话,事实上,就他所知的,就已经不止一个人对这首诗看不惯了。

    但别人看不惯是一回事,前宰相的诗却不是他这个驿卒可以点评的。

    “拿笔来。”

    方重勇对驿卒说道,很快,对方便拿来了一块木板还有毛笔过来。

    “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

    落款“无名氏”。

    四句写完,方重勇将其递给驿卒说道:“挂起来吧。”

    “诶,好,好。”

    驿卒心里古怪,长安的文化人多,来往之间,驿站的驿卒没点文化肯定也伺候不好这些要求多又矫情的文人。只是这首诗……他看不懂啊!

    驿卒走后,方来鹊凑过来疑惑问道:“郎君,我没看懂呢。”

    “没看懂就对了。”

    方重勇叹了口气,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后,安禄山幽州起兵,一举攻克长安,李隆基仓皇逃亡蜀地,并在马嵬驿赐死杨玉环呢!

    令人不胜唏嘘。

    环环跟着寿王不是挺好的么,基哥横插一脚,自己也没落到好。

    何必呢。

    正在这时,驿卒又将一块木板挂上了墙。只见上面写着: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标题是“独孤判官部送兵”。

    简单的说,就是写诗的这个人,给一个姓独孤的判官写送别诗,两人现在都在马嵬驿。从诗里面的细节看,这个姓独孤的判官应该是要奔赴河西,又或者是西域。

    看得出来,这位诗人,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啊。舔这位判官已经舔成这样了,方重勇忍不住一阵摇头叹息。

    想想也是,唐诗当中,类似的送别诗数量多到不可计数,质量高的却很少,甚至都已经成为官员们迎来送往的“固有节目”。

    不过,虽然送人和被送的那个人都要写诗当做应酬,但很多时候都是跪舔的那个人费尽心思写一首,而被舔的那个,随便写一首就打发了。

    当然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这位家资不菲的县令汪伦,请李白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才留下了李白的墨宝,得以传于后世。

    要不然,后人谁踏马知道汪伦是谁啊!

    连《刺史考》都上不了的人物。

    不一会,有个中年人又在上面补了一个落款:高适。

    “原来是高适啊。”

    方重勇看到这首诗居然是高适写的!

    那就难怪了,他恍然大悟,此时任何一个河北士子,要往上爬的话,都要跪舔权贵,因为上升通道基本上都被堵住了。

    身为河北士子,有才无门路,只能四处找门路。姿态低一点写诗跪舔判官这种边镇中级官员,实际上并不过分。

    一个判官不算什么,可要是舔了一百个类似官阶的官员呢?也无所谓么?

    只要舔的人数量够多,也能弄出波澜!

    高适这样做,除了有些丢面子外,足以形成一道强大的关系网,一旦有事,就能削尖脑袋进入那个曾经“可望不可及”的权贵圈子。

    当然了,正常情况下,即使和这些中层官员打好关系,也很难在官场上有所寸进。大唐官场的规矩,至少现在的规矩就是:一百个鸡蛋加起来,也抵不过一块石头。

    宰相一人的推荐,远远胜过一百个判官的联名信。

    混官场有时候很容易,混官场有时候又很不容易,关键看伱出身如何了。

    方重勇想想自己什么也没做就可以升官,以及高适这样四处卑躬屈膝的与各级官员打好关系却不得寸进,心中忽然有种荒谬之感。

    “去那边问一下,就说幽州节度使方节帅之子方重勇,想请他们吃一杯水酒交个朋友,问他们愿不愿意赏脸屈就一下。”

    方重勇将方大福叫来,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本卷完)

    (下一卷:汉唐雄风,半在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