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以攻代守

    第297章 以攻代守 (第2/3页)

    北边打得再凶猛,在大唐国力充沛的情况下,吐蕃人吃掉了河源军所占据的河湟谷地平原地区,到唐军做好准备大反击的时候,照样也会吐出来的。

    至少十年内,大唐边军没有被狠狠削弱的话,吐蕃人完全不可能达到目的。

    吐蕃人知道这一点么?事实上,他们心里非常清楚。

    吐蕃人指望着的就是石堡城。

    夺得石堡城,吐蕃人便守住了唐军通往黄河九曲之地的主要通道。

    吐蕃人看上去打得凶,其实他们不过是以攻代守的打法而已,相当具有迷惑性。

    “你说的本节帅何尝不知。某让李光弼统领天威军以为后手,就是要趁着吐蕃人力竭之时反打回去,伺机夺取九曲之地。

    如今吐蕃人似乎后劲十足,可陇右镇却已经有些顶不住了,本节帅正在为此担忧。”

    王忠嗣长叹一声,打仗是一件非常“唯物主义”的事情,靠着情绪与情怀,是没有办法取胜的。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占据胜利的大部分因素。

    比如说王忠嗣现在就感觉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吐蕃举国之力攻打石堡城,陇右镇不过大唐边军一部而已。唐军占住了这個地方,就意味着必须要比吐蕃人消耗更多人力物力去维持,这是由地缘条件决定的。

    倘若唐军真的决定只需要守住凤翔就行了,那防守起来当然会很轻松啊。

    距离关中又近,兵员与补给都不缺。可是这样搞,就要把陇右大量土地让给吐蕃,最终喂肥喂饱吐蕃。

    最后兵强马壮的吐蕃来袭,一样会导致凤翔一带边防吃紧。

    所以对于大唐来说,西北守不守,守哪里,国家边界扩张到哪里,这是个非常辩证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王忠嗣不是基哥,他无法决定大唐哪里该守,哪里又该放弃。他只能在自己有限的兵力下,保住陇右镇的基本盘,这便对朝廷有所交代了。

    “王节帅,石堡城一定不能丢,若是丢了,朝廷要治罪的。

    若是北线真的顶不住,那就让天威军顶上吧。”

    哥舒翰建议王忠嗣说道。

    “明白了,你先去歇着吧。”

    王忠嗣微微点头,似乎是不置可否。

    等哥舒翰离开后,一个戴着幞头,身穿黑色唐军军服的中年人,走到王忠嗣面前,叉手行礼不说话。

    “光弼啊,目前战局,你以为如何?”

    王忠嗣沉声问道,态度明显比对待哥舒翰亲切不少。

    “节帅,某欲出战。

    如今战局焦灼,只要反攻吐蕃北路,便能破局。

    断其一臂,南线吐蕃军自会退去。”

    李光弼铿锵有力的说道,态度非常坚决。

    他跟着王忠嗣,是要将柳城李氏发扬光大的,不是过来混日子的!

    遇到了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又怎么可能放弃!

    “你刚刚说的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然。

    伱能看到,吐蕃人自然也能看到,他们又岂会毫无准备?

    反攻吐蕃北线可以破局不假,但天威军绝对不能动。你是我的杀手锏,轻易不能动。

    只要动了,这一战就分出胜负来了。现在还不是一拳将吐蕃军击倒在地的时候。”

    王忠嗣双目如电,眼中精光一闪。

    鄯州河湟谷地附近的吐蕃军与唐军的军事部署,基本上都是打明牌。南线吐蕃军主力囤积于大非川,北线吐蕃军主力囤积于星落峡以北的大通城,像是一个钳子的两头。

    像什么中间击破,穿插切割之类的战术,唐军是不能玩的,因为这把“钳子”的中央节点是青海湖周边的大山啊!

    士卒对着人砍也就罢了,总不能对着山砍吧?

    这便是吐蕃人占据地缘上的优势,不是唐军可以改变的。

    吐蕃军的南线补给基地在黄河九曲之地,北线补给基地在亹源一带。陇右镇唐军要想打穿吐蕃军阵线,断其粮道,基本上等于把吐蕃军全部杀完。

    与吐蕃军南线雄厚的兵力相比,北线的吐蕃军是偏师。只要断掉这一臂,反攻吐蕃南线,拿下黄河九曲之地的机会就来了。

    这样便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石堡城天天被吐蕃人威胁的情况。

    吐蕃在谋算石堡城的时候,王忠嗣也在谋算他们!

    而王忠嗣目前的状态,就是一只手不停在接吐蕃人扔过来的石头,看起来手忙脚乱。而他另外一只手,还要留着随时准备反击,不敢全力应对吐蕃军的侵袭。

    预备队要是全派上去了,吐蕃人还有后手怎么办?这种可能性不仅有,甚至还非常符合吐蕃军一贯的打法。

    李光弼的想法不能说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