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玉山武科学院

    第二百七十五章 玉山武科学院 (第1/3页)

    “两位爷,您慢用,小老儿先去忙官府的差事了!”

    送走了衙门的捕快,徐爷笑容满面地告了声罪,随后拿起画像准备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左玉瞥了他的背影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冷意,似乎已经对画像中的张献忠心生杀意。

    赵立河轻声说道:“放心吧,我前两天调了颗卫星给警察部门,他逃不掉的……”

    左玉转头望向赵立河,淡淡道:“何必等你的属下去抓他,这家伙多少也算个历史名人,不如你我亲自去见识一下,如何?”

    赵立河稍加思索,轻轻点头:“也好!”

    左玉闻言立刻起身,随手扔下一枚银元,与赵立河一起离开了茶馆。

    这些银元是大夏王朝新发行的货币,由于大夏王朝初建不久,还没有在民间培养起足够的公信力,贸然发行纸币很难被民间接受,因而还是先从银元和铜元开始。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赵立河深以为然。

    他现在算是发现了,建国后治理民生的难度与建国前打天下的难度相比,堪称几何式增长。

    大夏王朝的科技树本就畸形,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的结果,其军力方面堪比二战后期的各主战国,但在民生方面充其量也就是华夏十九世纪末的水平,连民国时期都比不上。

    国家初建,经济凋敝,赵立河需要的人才也都还没成长起来,因而无法在民生方面做到全面发展,只能优先专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

    除此外的其他方面都还没来得及发展。

    比如移动通信等等,虽然大夏王朝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料,但还来不及在各地建造通信基站,目前仅有各地方官府拉了电话线,连固定电话都还没有走进家家户户。

    正因如此,在许多偏远的地界,还是有许多朝廷力量波及不到的地方。

    这也很正常,毕竟其他世界的华夏建国几十年都没有处理好的事情,指望大夏王朝半年就处理好,这怎么可能呢?

    但同样的,这也给了张献忠四处流窜,躲避追捕的机会。

    秦岭北麓,有一处地方,叫东汤峪,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汤池沐浴的好地方,大明国力鼎盛的时候,那些富贵人家在这里修建了无数宅邸别业,用来消暑,沐浴。

    后来随着大明逐渐凋敝,秦岭中盘踞的贼匪越来越多,这里也就没有以往那么安全了。

    直到陕西率先起义,秦岭山匪认为时机已至,当即摇旗应和,他们绑架甚至是屠杀了许多来东汤峪沐浴的达官显贵,并将其尸骨扔进了东汤峪的温泉汤池中。

    自此之后,东汤峪便不可避免地被荒废了。

    如今大夏建国,盘踞在秦岭的贼匪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经被剿灭,但这里却仍是荒芜人烟。

    这并不是因为附近的村镇上无人存活,只是存活的百姓不愿意回这里生活罢了。

    乱世虽然只持续了数年,但就是这数年间,令东汤峪的温泉汤池底铺满了白色的人体骨骼。

    数以千计的亡魂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