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零章 民国之要命的白月光30

    第二三九零章 民国之要命的白月光30 (第2/3页)

认回去。

    育幼堂的管事刘德金对此很是愤慨:“东家,那些人太狡猾了,有几个送孩子来的,我都亲眼看到他们家人在一旁躲着了。”

    “是啊,我也看到了,别说乡下的了。就连同一个街道大院里,都有人偷偷将孩子送来。那些孩子明明有父母,家里也不缺一口吃到底。”

    梅氏育幼堂几个帮工的都义愤填膺,东家要做好事,这么多人来占便宜,他们心里实在不痛快。

    在开办育幼堂时,舒安歌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她提供的条件,在这个年代看来实在太优越,对于许多贫困乃至孩子多的小康家庭来说,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要知道这个年代,想念书或者学手艺,都是一件大难事。

    学手艺要到处托关系,给师傅当学徒,白干好几年活,才能学到一点东西。

    有刁钻的师傅,不仅让徒弟洗衣服干家务跑腿,在教东西时藏着掖着,只教些最基础的。

    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除了天赋异禀的,简直难如登天。

    “情况我都知道了,你们查一下,能找到人家的就将孩子送回去。要是对方执意不愿接回孩子,就让他们签一张与孩子脱离亲缘关系的字据。”

    打蛇要打七寸,舒安歌不介意多照顾几个孩子,但不想让一些爱钻营占小便宜的人,从中得到太多好处。

    一份脱离亲缘关系契约书,足以让那一些一心占小便宜的人忌惮。

    舒安歌还有一层顾虑,这年代宗法礼教很严重,孝道帽子能压死人。

    她怕自己将一众孤儿孤女养大,最后沦为他们亲人赚钱谋利的工具。

    人心都是偏的,在外面长大的孩子,哪儿能跟在眼前长大的孩子相比。

    舒安歌希望这些孩子,即使没有父母庇护,也能在爱与呵护中健康成长,懂得自尊自爱自强,拥有足够的自由。

    东家的建议,让刘德金眼睛唰的亮起。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小东家今年才十五岁,人就这么聪明伶俐,比他这个活了半辈子的还通透。

    他竖起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