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化神之路

    第八十九章 化神之路 (第1/3页)

    珠子秘境。

    澎湃的灵气终于渐渐歇止。

    盘坐在帝柳和碧玉火桐树中间处的王魃身后,九色流光渐渐收敛。

    他也缓缓睁开了眼睛,感受着体内元婴的变化,眼中闪过了一抹感叹之色:

    “元婴后期了。”

    “这云雾天淞,果然不愧是六阶灵茶,难怪竟然能让冰道人差一点压制不住迈入化神。”

    和之前相比,体内的元婴法力其精纯程度和容纳量再一次发生了蜕变。

    这也是元婴阶段最后一次有这么大的变化。

    之后,便是积蓄和打磨法力的过程,直至圆满。

    同时也需要开始对自己所修行之道进行总结和升华。

    认识道意,凝聚道意,最终融合感悟,汇成道机。

    而绝大部分元婴修士,也都是卡在了这一关。

    他们遵循功法的修行,跟着前人的脚步,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始终无法明悟自己的道究竟为何。

    自然也无法凝聚道意,领悟道机。

    而道机,便即是踏入化神的起点。

    一旦领悟了道机,便随时可以开始冲刺化神。

    只不过有能力的人,会继续对道机进行积累,直至道机圆满之后,再尝试激发化神劫。

    当然,不积累也可以,就如同一颗种子,有的种子干瘪无力,先天不足,有的种子饱满圆润,蓬勃有力。

    但这二者都可以生根发芽,只不过生长的过程和结果,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而已。

    冰道人之前的渡劫,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王魃细细体悟着这一次意外的突破。

    他的修行算得上是先慢后快。

    前期积累诸多法门,费尽周折跟随着宗内诸多长辈修行,在灵威子、胡载熙、魏融等等师叔们的言传身教下,他对所修行的功法几乎都是饱和式学习。

    这和师父姚无敌那种以战悟道的天才方式截然不同。

    他走的,实际上是努力的道路。

    他的天赋其实算不上多好,一开始踏入修行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但所谓的悟性、天赋,其实有的时候也并不绝对,这些年来不间断的学习和领悟,各功法之间互相印证,互相提升,发挥着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直磨砺着他的禀赋。

    到了如今,哪怕是没有驾御寿元的能力,以他在诸多法门上积累的深厚造诣所产生的领悟力,他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小仓界内少有的天纵之才。

    也因此,伴随着境界的提升,在资源的充足供应下,他的修行速度反倒是越来越快。

    这便是所谓的‘厚积薄发’,也是真正的根基浑厚才有的效果。

    而这也正是‘人’的独特之处。

    哪怕起点很低,可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便早晚会绽放出让人侧目的光彩。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诱惑,明知什么是正确的,却还是会误入歧途,这便是道心不坚。

    也更有一些人,甚至连什么是正确的都不知道。

    王魃的意识很快便落在了灵台神庙之中。

    和之前相比,灵台神庙内的空间明显又大了一大截。

    本就所剩不多的阴神之力,几乎已经只余下薄薄一层。

    这意味着他的阴神神位,已经再一次发生了晋升,达到了二等神的层次。

    剩下的,也只是不断积累阴神之力。

    而更重要的是,接下来他便要为之后的阴阳、五行、风雷、神纹、星斗、气血、神魂等诸多道路积蓄道意,明悟道机。

    这也是万法之道迈向化神的真正难关。

    盖因所需要明悟的道机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不需要领悟圆满,可单是一种道机便足够耗尽寻常元婴修士的一生,万法脉修士却需要凝聚十余种之多!

    这难度不止是十几倍的增长,而是几十倍,上百倍。

    因为明悟了一种道机,那么再想领悟另外的道机,便会受到原本道机的排斥和干扰。

    不过相对而言,万法脉因为万法一意功的原因,道机之间的排斥比起一般修士来说要小上不少,可即便如此,数量一多,难度却还是令人发指。

    这也是近几万年来,万法脉除去一个姚无敌,便再无第二个能够踏入化神的真正原因。

    不过实际上,姚无敌的办法其实也算是取巧。

    这也是王魃如今才看明白的一点。

    因为姚无敌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个去领悟,而是尝试着将阴阳五行风雷等等,全都放置在万法一意功之下,他只领悟一种能够驾驭这些本质的道机,直接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