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3)

    第九十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3) (第1/3页)

    “真是急死人了,这忘忧湖诗会终选的初场,何时张布前三人选啊,都过去一炷香功夫了。”

    “瞧你急躁的模样,即便是要张布前三人选,那也要先点评才行,一人作诗词两首,体裁不限,这就是十四首诗或词,如何能这般快选出?”

    “说起来,这终选的初场评选,并非七大书院的大儒充当,诸君不觉得奇怪吗?忘忧湖诗会不是七大书院提议召开的吗?”

    “都到这等时候了,这么多达官显贵齐赴忘忧湖,你难道还没有瞧出来?先前盛传的那位贵人,会是……”

    “不会吧,真是天子亲临?!”

    “你小点声,在此等盛事之下,别丢了我国子监的脸面,你啊,分明就是读书读傻了,这等场合都看不透。”

    忘忧湖的心之岛高台上,聚集的众多读书人,早已无心欣赏八宝明堂前,所聚乐师舞女演绎的歌舞,他们挤在这高台之上,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着。

    作为国子监或七大书院的学子,在忘忧湖之外,他们是地位尊崇的读书人,但处在此等特殊的环境下,尽管该有的礼遇也有,然所来此处的人太多,使得他们也只能挤在一起。

    毕竟忘忧湖所在八宝湖,范围就这么大,此次前来忘忧湖诗会终选的群体很多,真要单人单位根本排不开。

    诸如心之岛的种种,在其他地方也上演着。

    “大宗伯,都到这时候了,还不打算透透口风吗?”

    在地之岛的高台上,穿着绯色官袍的中年,放下手中酒觞,倚着凭几向身旁侧去,对欣赏歌舞的礼部尚书左光先说道:“这点评终选初场诗词的,究竟是哪些人呢?”

    “大冢宰,老夫说过了,不清楚。”

    左光先面露无奈,撩了撩袍袖,看了眼左右,对吏部尚书郭胜道:“这忘忧湖诗会为何召开,近期朝野间有何变化,大冢宰不是不知情,咱们的那位陛下啊,向来是乾纲独断惯了,礼部是重要,可陛下不听谏,老夫能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