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高顺投刘

    第239章 高顺投刘 (第1/3页)

    诸葛瑾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把广陵、东海二郡的冬季种田工作都视察梳理完毕。

    后续该整改该调整的,也都给出了方案。

    华佗那边的医学实验展开,以及玻璃实验仪器的烧制,至少要几个月后才能看到成果。

    马场规划的升级、战马贸易的推进,也要几个月。

    而到辽东新占一個县作为海贸跳板、新造船基地,那就是更是一两年后才能大成了。

    诸葛瑾该做的都做完了,他算了算时间,许都那边差不多也该闹腾起来了。便最后跟陈登确认了一下广陵的军备情况、后续可能的诱敌进攻计划,推演了一遍孙策和周瑜的可能反应。

    然后,诸葛瑾就又坐船返回芜湖,亲自主持江南领土的备战工作。

    刘备军在东线一共四万战兵,既要提防面向曹操的淮河-泗水-沂水防线,又要防备孙策。所以第一阶段能用于防孙的,也就两万多人。

    等曹操和袁绍打得逐渐激烈起来、曹操绝对无力南顾后,才能把淮泗防线的兵力分批抽调南下,这样长江防线能占到三万兵力。

    这点力量指望拿下孙策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防守反击,消耗孙策的有生力量和攻击动能。

    等孙策乏力之后,刘备军主力在西线结果了张羡,再移师东部,给孙策致命一击。

    东线防区,如今主要高级将领就两个,江北由太史慈防守,统筹下邳、东海、广陵三郡,还有田豫、陈到为副。在长江沿线各处要害,约有八千战兵驻防。

    江南由关羽亲自防守,以张辽为副。在芜湖聚集了一万战兵驻防,其余后方支撑点,累计不过三四千。

    张辽是去年底刚投过来的降将,他在吕布麾下时地位虽然不低,到了刘备这还得重新积攒军功才能升迁。不可能搞“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否则那些老将的人心就散了。

    其他张飞、赵云、甘宁等人,都集中在刘备本人直辖下,要用于西线战场的。

    相比之下,对面的孙策军,集结了吴会三郡的全部战力,大约有五六万战兵,也是按三十个人口抽一个兵的比例征发的。

    谁让吴会三郡地处太湖平原,是扬州人口最稠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呢,那么小一块地盘就一百八十万人了。

    历史上本该属于孙家的武将,除了太史慈、鲁肃、陆议被刘备挖了,贺齐本就在跟随王朗,其他都还在孙策麾下,并无变化。(甘宁不算,甘宁历史上这时候也没投孙,应该在黄祖手下)

    ……

    诸葛瑾二月十三离开的广陵郡海西县,逆流返航,大约需要五六天回到芜湖。

    而就在诸葛瑾开始返航的同一天。西边江夏郡的武昌县,刘备和诸葛亮终于听说许都发生了“董承、吕布之乱”,但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曹操的消息封锁还算成功,第一时间流出的只有关于兵变这个事实的情报,至于动机、细节,外人还不得而知。

    刘备听说时,饶是有所心理准备,也依然忍不住震惊,同时在内心叹服诸葛兄弟的神算先见。

    他第一时间找来诸葛亮商议,还找来了甘宁、张飞、庞统、徐庶,打算讨论下一阶段的军事部署调整。

    张飞是前几天刚刚被调到武昌这边的,为的就是参加可能会爆发的荆南战役。赵云后续可能也会调过来,但目前还不行——赵云要固守寿春-合肥一线的防区,那里也非常重要。只有确保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