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周郎意气瓜州渡

    第248章 周郎意气瓜州渡 (第1/3页)

    孙策在牛渚跟关羽君子对骂、虚晃一枪的同时。

    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整整二百四十里外的广陵县。

    周瑜已经带着孙策军的真正主力,从丹徒县的金山洲北渡长江、直扑广陵县的瓜洲。

    一时之间,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浩浩荡荡。

    这也算是千百年来渡江作战的经典航线了。

    自古以来,长江下游渡江作战,一共就两条路。一条是从后世安徽的马鞍山采石矶渡江,一条就是从后世扬州镇江之间的瓜州渡渡江。

    如今,前一条路线,正是孙策本人如今正在防守的;后一条路线,正是周瑜眼下正在进攻的。

    孙策军在吴会三郡,坐拥一百八十万人口、五六万战兵。此战孙策给了周瑜极大的信任,分出了三万精锐交给周瑜,几乎超过孙策全部机动兵力的一半了。

    还让黄盖为副、徐琨坐镇后方基地。其余分拨给周瑜的将领,包括凌操、周泰、蒋钦、陈武等一线水战悍将。这样的团队配置、重视程度,已经可说是无以复加了。

    孙策麾下的武将,有些是北方人出身,并不以水战见长。比如他爹孙坚留给他的三员大将,程普、韩当都是北方人,水战不如黄盖。

    还有些将领,则是因为孙家控制力不足、派系问题,不适宜直接拉上来参与这一波攻势,只能等周瑜这边取得突破后,作为后续的战略预备队补充上来。比如吴郡太守朱治的嫡系部队,以及他体系下的年轻将领朱然、潘璋等。

    (注:朱治在孙策死前,在孙家的地位一直比较特殊。他虽然曾经是孙坚的别部司马,但孙坚死后,朱治被投靠袁术的长安朝廷太傅马日磾表为吴郡都尉。所以他在孙策重新起兵之前,就已经在吴郡有一定势力了。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止朱治一人,孙家在调度这类武装力量的时候,就得尊重原有的指挥体系、统属关系,掣肘比较多。)

    一言以蔽之,孙策已经把他可以彻底掌控的机动力量,都尽量抽调给周瑜、以确保对空虚的广陵地区,尽快形成突破。

    周瑜深知自己肩上担子之重,但这愈发激发了他的担当和豪气。

    ……

    “陈登果然病重无备,既没能组织起水军,在江上与我决战、阻挠我渡江。又没能在滩头组织起士卒反冲、半渡而击,就这么轻轻松松让我登陆了。”

    随着周瑜的先头部队,无惊无险安全上岸,周瑜原本又紧张又豪迈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一些,只剩下了豪迈,对于前途的信心也愈发充分了。

    他先确保一部分人抢滩成功、顺利列阵,避免被广陵城内杀出的部队冲垮,随后就继续带着剩余的战船,往东西两翼迂回,试图进入邗沟河口,按计划夺取运河闸门。

    如前所述,几年前原本的广陵城,是城东靠着邗沟运河的,另外西北两面要靠护城河遮蔽,城南并不是直接濒临长江,但出城稍微走几里远就是江边沙洲地带了——周瑜的第一批部队,也是在城南的沙洲地带登陆列阵的。

    但是两年半前诸葛亮改造了邗沟运河、挖了南北双向河道、修建闸门时,新增的那条供漕船北上用的河道,相当一部分借用了广陵城西北两侧的护城河故道。

    所以现在的广陵城,是东西北三面都被邗沟运河包围,城西是北上的分叉河道,城东是南下的分叉河道,加上正南面的长江,整座城四面都是江河,事实上应该算是一个大岛。

    周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