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蔡瑁负责做小人,诸葛亮负责宣传其事迹

    第277章 蔡瑁负责做小人,诸葛亮负责宣传其事迹 (第1/3页)

    蔡瑁听蒯良说破这层关窍,才惊出一身冷汗:

    “你是说,即使姐夫对赖恭、吴巨有举荐之恩,让他们当上太守,这二人将来也有可能变节、被刘备拉拢?”

    蒯良恨铁不成钢地教导:“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若是常人,此事自然难以想象,但刘备是何许人也!他拉拢人心的本事是凡人能比的么?不可不防啊!”

    蔡瑁终于觉得很有道理,下意识点了点头。

    当下他也顾不上礼数了,连忙谢过蒯良的指点,匆匆告辞,直奔回荆州牧府求见刘表。

    两人一见面,蔡瑁就装作很殚精竭虑的样子,把蒯良对于此番计划的查漏补缺意见向刘表转述了一番,显得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到的。

    刘表这次倒是对蔡瑁高看了一眼,此前的印象分也捞回来几分。

    他只是有些狐疑:自己这小舅子的政治智慧,怎么忽高忽低的?莫非是回去后有人指点他了?

    但刘表还是不愿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会如此低,沉吟了一会儿后还是拒绝改变:“此言虽是老成持重之论,但机伯已经出使,这事儿也差不多定了。再更改岂非儿戏?大丈夫当言而有信,不可如此患得患失!

    至于赖恭、吴巨二人,素来也是我心腹,我深知他们为人,怎会被刘备拉拢?而且二人已经知道我对他们的任命,如果换人,反而导致他们离心离德。别的也找不到足够忠义、绝对不可能叛变的人选去接替了,这事儿还是就这么算了吧。”

    最后,刘表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士人的号召力。

    他毕竟是当年名称八俊的天下名士,而且年高德劭,都六十多岁了,很多思维已经固化。

    让他去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远远低于刘备,甚至有可能导致跟了他多年的心腹也会被刘备拉拢过去”,刘表的自尊心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有些东西刘表都坚信了一辈子了,你让他临老推翻自己,心态也受不了啊。

    所以他选择性无视了,决定赌这一把。

    蔡瑁则有点不够眼色,他见刘表提出“就算拿掉赖恭、吴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来搪塞,立刻就壮着胆子,又想推荐几个蔡家的近亲之人接替:“我看张允也能当武陵太守,吴巨也不过一介武臣,忠勇而无文,张允也不比他差了……”

    蔡瑁是真心这么想的,因为他觉得蔡家和蒯家的人,如今都算是跟刘备结仇了。

    什么样的人最不可能有变节投刘备的危险?当然是跟刘备阵营有仇的人了!

    所以越是跟刘备有仇的人,姐夫就越该重用!

    然而,蔡瑁这个脱口而出的朴素无脑想法,显然惹来了刘表的又一轮斥责。

    “胡闹!你是真担心赖恭、吴巨有变?还是想安插亲信?此事不许再提!”

    刘表气极反笑,还气得剧烈咳嗽了一阵,随后直接下了逐客令,让蔡瑁别在他面前碍眼了。

    连屏风后的蔡氏也听到丈夫被弟弟气得出现了病象,连忙出来打圆场,也埋怨了蔡瑁两句,让他赶紧走别惹姐夫生气了。

    随后蔡氏才回来换了副三从四德的嘴脸,帮着刘表揉胸顺气,吹吹枕边风弥合刚才的裂痕:

    “德珪就是不懂事,但他用心是好的,只是怕外人吃里扒外。就算他能耐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