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得知永乐大帝是谁,朱元璋朱标震怒,有人开始倒霉了!(求月票)

    第一五一章 得知永乐大帝是谁,朱元璋朱标震怒,有人开始倒霉了!(求月票) (第2/3页)

帝之后,又成了征北大将军吧?”

    朱标出声如此说道。

    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

    世上怎么可能有这样扯淡的事?

    成为了皇帝之后,再做征北大将军,这顺序不是颠倒了吗?

    结果没想到,一直摇头的韩成,这次却点了点头:“对,他就是成为皇帝之后,才做的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朱标二人,听到韩成这话,一时间都为之懵逼。

    什么情况?

    竟然真的有这种骚操作?

    还真是先成为皇帝之后,再成为了征北大将军??

    “具体的来说,是燕王朱棣成为了永乐帝之后,为了彻底覆灭北方草原部族,让大明子孙再无北方蛮族之祸患,一共进行了五次北征,开疆拓土,打得北方蛮族丢盔弃甲。

    而永乐大帝在亲自率兵出征的时候,就会让太子监国,帮助他稳住后方,代替他处理全国政事。

    所以后世的人,都戏称为永乐大帝其实不是永乐大帝,而是他儿子的征北大将军。”

    韩成的声音响起,给朱元璋,朱标解释这征北大将军的由来。

    听了韩成这话之后,朱元璋,朱标二人都恍然了。

    之前觉得不合理的地方,现在也全都变得清晰明了。

    原来老四,是这样一个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想不到老四竟然这样的好斗!

    咱就说这家伙就是一个做大将的料,做不成皇帝。

    看看如何?

    侥幸做了皇帝之后,也还是难以掩饰他做大将的本质。

    身为皇帝,却接连五次御驾亲征,活生生的将一个皇帝,做成了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哼了一声如此说道。

    朱标皱了皱眉头之后,开口道:“老四应该不是那样好斗的人吧?

    这怎么成为皇帝之后,却这样好战了?

    一次御驾亲征也就算了,竟然接连来了五次?

    大明的那些勋贵,那些顶级武将哪里去了?”

    这同样也是朱元璋的疑惑。

    面对二人的目光,韩成开口道:“陛下身体健康,享寿七十一年,这在所有的皇帝之中,都是难得的高寿之人。

    大明开国的那批能打的老将,都走在了陛下的前面。

    年轻一辈儿里面,能打的蓝玉,因为性格过于嚣张跋扈,太子殿下又英年早逝。

    陛下还在的时候,蓝玉就因功自傲。

    尤其是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带人北征,大破北元残余朝廷于捕鱼儿海,生擒北元皇帝儿子地保奴,以及众多的公主,妃嫔,北元皇族成员几百人,各种官员三千余人,加上其余俘虏,总共得到了将近八万人。

    将北元残余朝廷彻底瓦解,令其没了建制。

    这一仗,蓝玉直接封神!

    成为了洪武后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陛下十分高兴,直接将卫青霍去病和蓝玉做对比。

    但蓝玉虽然有能力,却没有什么自控能力,和大将军徐达相比,差的太多太多!

    立下这等功力,证明了自己能力的蓝玉,本就骄狂的性子,就变的更加的狂傲,目中无人。

    比如,蓝玉在自己府邸之中,养了很多的奴仆,义子,这些人仗着蓝玉的权威,各种的为非作歹

    欺压百姓。

    蓝玉不仅仅不对他们进行约束,相反还进行维护。

    比如一次,蓝玉在东昌强行占据了农田,有御史按照规矩前来调查,却被蓝玉直接驱赶走。

    再比如,北伐归来时,携带大胜返回的蓝玉,因为驻守喜峰关的将士,没有及时开门,便直接纵容麾下士卒,冲破喜峰关,强行破关而入……

    若是太子殿下身体一直康泰,蓝玉就算是嚣张跋扈一些也无妨。

    因为他本就陛下给殿下留的将领,且殿下也能压住蓝玉。

    但殿下偏偏英年早逝了。

    而蓝玉这人,怎么说呢……性格缺陷太大了。

    殿下英年早逝之后,依然不知道收敛,行事依旧是乖张。

    后面陛下曾经让他带兵前去西北征战,回来之后,被封为太子太傅,结果蓝玉嫌弃太小,觉得依照自己的功劳,更高级别的太师才能配得上他……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暗中谋反……

    这一次,涉案人员非常多,差不多有一万五千多人因此而丢掉性命。

    史称蓝玉案,与其余大案并称为洪武四大案……”

    韩成的讲述,令朱标的面色变了变。

    他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他应该称之为舅舅的蓝玉,竟然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忍住心中震动,再仔细去想,朱标发现,依照蓝玉的性子,自己早亡,而自己父皇又准备让允炆接班,那蓝玉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的。

    虽然让人吃惊,但细细想来,却不会让人意外。

    朱元璋嘴巴动了动,却也没有说任何的话。

    虽然他早就看出来,蓝玉性子不行,但却没有想到,到了今后,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嚣张跋扈,不知收敛的地步!

    按照韩成所说的那种情况,自己杀他没有商量!

    若是他真的知道进退,那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虽然会允炆的继位铺路,而做出不少的事情,铲除很多隐患。

    但却绝对会给蓝玉留一个善终。

    甚至于自己临去世前,先找理由把蓝玉罢黜,然后允炆继位之后,再将他重新提拔起来,进行施恩,继续任用他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家伙,却怎么作死怎么来!

    “蓝玉案牵连很大,很多人因此而失去性命,尤其是军方,最为严重。

    很多已经培养起来的军官,因此而被清理。

    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双方打擂台,又损失了一些将领……

    后来,靖难之役结束。

    因为靖难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到双面作战的境地里,燕王对北方那些部族,放松了压制,采取了一些怀柔的政策。

    北方部族,借着大明发生内战的机会,再一次发展了起来。

    并逐渐对大明不敬。

    尤其是永乐大帝派遣去的使者,被那些部族斩杀之后,永乐大帝再也忍不住了。

    他派遣手下大将,带着精兵前去讨伐蛮族,以报使者被斩杀之仇。

    结果,这一次的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永乐大帝为之震怒,他准备再次派人前去征讨蛮族,进行复仇,解决边患。

    结果回头四顾,却发现大明此时已经没有了合格的统帅,最为合格的统帅,竟然是他自己。

    所以就开始了御驾亲征,带兵横扫漠北……”

    随着韩成的讲述,朱元璋朱标二人逐渐明白了,朱棣为何会成为征北大将军,如何会接连不断的带兵北征。

    在韩成的话落音之后,寿宁宫偏殿之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很是安静。

    “韩成,你告诉咱,老四……老四动兵之时,是什么时候。”

    朱元璋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望着韩成如此询问。

    韩成道:“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陛下辞世,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称帝,次年改洪武为建文。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朱棣举兵靖难。”

    前后竟只有一年的时间?

    朱元璋的愣了一下。

    然后望着韩成的目光,变得不太一样了。

    他用力摇头:“不对!不对!

    这事情不对!!韩成你肯定在这事情是没有与咱说实话!”

    朱元璋声音笃定的道。

    韩成道:“不知陛下从哪里发现了不妥?”

    “大大的不妥!

    按照你的说法,咱是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去世,老四是次年六月起兵作乱,这中间不过是相差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

    咱既然选择了允炆作为皇太孙,那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教导。

    也会为他铺路,铲除一切后患。

    咱肯定会教导他,不许他用一些手段,对付亲王。

    更会对那些亲王,做出相应的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