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第2/3页)

成,微皱着眉头说道。

    “糖这个时候价格贵,只是因为它的数量太少了。

    一旦制造出来的糖多了,那糖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

    如此,那些种甘蔗制糖的人,不还是赚不了太多钱?”

    朱老板竟然开始考虑经济上面的问题了,开始算经济账了,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韩成道:“其实只要有销路,那些制糖和售卖糖的人,愿意给那些种植甘蔗的人,多留一点利润,那么种植甘蔗,绝对要比种植粮食更为赚钱。

    农户们不会亏钱。

    而且,只要运营得当,糖的价格甚至于不会往下降,还能往上涨上很多很多。”

    朱元璋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了:“一样东西一旦多了,那就不值钱了,这是肯定的。

    你这意思是说,要让咱下旨,将糖的价格定得高高的?

    这样的办法不可取啊!

    本来糖的价格就够高的了,我再将价格弄得更高,今后还有多少人会买糖?

    购买糖的人一旦减少,许多糖都卖不出去,多余的糖换不成钱,不久就砸手里了?

    一旦砸手里面,那制糖的肯定不会再接着购买大量甘蔗制糖,最终苦的,还是那些种甘蔗的百姓。

    还有……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是让大明的糖价格往下落,让很多百姓之家,咬咬牙也能吃上一点糖的,。

    怎么这个时候,又要将糖的价格往上提了?”

    边上的朱标,也被韩成的这些话,给听得有些迷糊了。

    看着韩成,等待着韩成的回答。

    韩成道:“这个事情,是我没有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今后市舶司重设成功之后,可以将一部分糖卖到海外去。

    绝对能够卖出惊人的价格。

    在大明境内售卖的糖,价格则变低。

    也就是说,海外卖高价,海内卖低价,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心中的疑惑没有了。

    原来韩成所说的是这个意思!

    这样算起来的话,确实不错。

    自己大明境内的百姓,吃高价糖朱元璋心中不爽。

    但听到韩成说,要让海外那些人,吃大明的高价糖,朱元璋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心情特别的舒畅。

    觉得做生意就该这样做。

    对着自己人狠宰算什么本事?

    只有从外人手中,赚取大量的钱财,这才是真的有本事!

    韩成说的,非常符合他的心思。

    但很快,新的疑问就又来了。

    “可他们能舍得出高价,购买咱们的糖吗?有没有财力购买咱们的高价糖?”

    看着显得有些担心的朱元璋,韩成笑了:“陛下,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

    糖这个东西,到哪里都非常的受欢迎,尤其是在欧洲那一片。

    欧洲就是在清鞑子时期,前来我们土地上作威作福,各种作践的主要国家所在的地方。

    他们那里的制糖技术,本身就落后我们这边很多很多。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现在的欧洲那边,糖就是奢侈品。

    大明这边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糖的。

    但是在欧洲那边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糖吃。

    至于白糖,那更是奢侈品之中的奢侈品。

    以至于在很长的时期里,就算是那些有重量级的皇室成员,才能在生病的时候,吃上一些白糖。

    能不能在生病的时候吃白糖,甚至于被人当成了权贵身份的象征。

    你把自己吹嘘的再厉害,结果生病的时候,却连白糖都吃不到,只这一点,就能让人对你嗤笑不已……

    当然,由于那边的特殊情况,有很多的国家地方都不大。

    很多都没有咱们的一个行省大。

    但那里有钱的狗大户,一点都不少。

    咱们这边丝绸,瓷器,以及茶叶这些,非常热销。

    在我记忆里,糖是直追这三样东西的,第四种热销商品。

    若是我们这边把糖制作技术提升上去,那绝对能让糖和前面的三种商品追平,成为又一个热销的商品,狠狠的收割来自于海外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有种被开眼的感觉。

    原来,华夏的东西,在蛮夷那里这样受欢迎!

    原来那里现在是如此之落后,连糖都弄不出来多少!

    再想想韩成所说过的,几百年后那些蛮夷来到中华大地上肆虐的事情,朱元璋朱标二人的感觉,顿时就变得又不一样了。

    “制糖!必须制糖!市舶司也必须要重新开起来。

    这样多蛮夷,还是富庶的蛮夷,等着给咱们大明送钱,那要是不对他们出手,不赚取他们的钱,真对不起他们!”

    朱元璋的大手,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啪啪作响,一看就是有些上头了。

    朱标虽然也被韩成说的情况,给听得热血沸腾的,但多少还能保持一些理智。

    他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

    “韩成,这事情还是有些不太对。

    你之前不是说了吗,要在海外卖高价糖,在大明境内卖低糖。

    可糖在海外那样挣钱,很多人必然会将糖尽可能多的往外卖。

    往外面卖的糖一多,那大明内部的糖数量还是会少,等于价格还降不下来。”

    韩成闻言,对着朱标竖起大拇指道:“大哥,你考虑的确实不错,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思考的事。

    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府的管理了。

    市舶司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格限制糖出口的数量。

    每年往外运送多少糖,都需要有所计划才行。

    海外贸易,往往卖的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

    否则一旦往外卖的太多,价格就会降下来,。

    以至于出现我们这里往外卖的糖数量变多来了,结果挣的钱反而少的现象。

    不仅仅是糖,其余的商品也一样是如此。

    所以在我看来,对海外进行贸易,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垄断经营。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我大明的各个商团,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各自相互降价的事情发生。

    那样做,只能损害了他们自己,以及大明的利益。

    所以,大明的官府,以及组建出来的市舶司,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利益才能更长久。

    以最少的代价,换回来更多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和朱元璋二人,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原来,对外贸易还可以这样玩啊!

    韩成的话猛的一听,让人觉得很黑心。

    但一想到这是在赚外面那些蛮夷的钱之后,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一下子就又变得无比高兴起来。

    挣那些蛮夷的钱就没事了,这一点都不黑心。

    “韩成,你先停一下,我拿小本子记下来。”

    朱标喊停了韩成,然后赶紧找来纸张笔墨,开始快速的记录起来。

    对于重设市舶司,以及开展对外贸易的事,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其实都不太擅长。

    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将备倭水师拿下来,彻底的控制在手中,然后将外面盘踞的那些海盗给解决了。

    为之后的远洋贸易,做好武力保障,清扫外部威胁。

    至于如何重建市舶司,市舶司建立起来之后,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经营之类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这个时候,听到韩成说起这话,朱标顿时就有种拨云见月的感觉。

    韩成的话,对他有了很大的启发,让他对市舶司有了一些想法。

    “咦?你这是什么笔?咋看起来这样怪模怪样的?”

    朱标看着韩成笔筒里面,放着的鹅毛笔,显得有些奇怪的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当下就将鹅毛笔的诸多好处,对其解释了一番。

    竟是鹅毛做的笔?!

    在韩成示范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