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格子摆米,给老朱来点现代数学的极致震撼

    第一七一章 格子摆米,给老朱来点现代数学的极致震撼 (第1/3页)

    “永乐帝采取的这个办法,看起来确实不错。

    让出了一些利益,提高宗室待遇,外加一些强硬的手段,让藩王们捏着鼻子认下了他的办法,弄掉了众多藩王的兵权。

    暂时消除了,陛下立下藩王制度的弊端。

    但这样做,其实一样是有极大的弊端。

    今后确实没有再发生过藩王造反的事情。

    确保了大明不再发生内乱,今后的皇帝,都在永乐帝这一脉,一直流传下去。

    但是,却也没有消除藩王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令得藩王制度,成为了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严重的拖累了大明。

    大明的覆灭,除了各种的天灾人祸,以及之前所告知陛下,太子二人的那些原因之外,这藩王制度,也是其中的一大重要原因。

    若是没有藩王制度,正常情况而言,大明还能再延续一些国运,几十年应该是有的。”

    偏殿之中,韩成的声音响起,听得朱元璋朱标二人心中,都不由的升起了惊涛骇浪。

    竟然这样严重?

    其实,不仅仅是朱元璋觉得朱棣所采用的办法不错,就连朱标也一样是觉得,朱棣所采用的办法不错。

    虽看起来还有不少的问题,但结合着各种实际情况来看的话,还是挺不错的。

    消除了藩王执掌兵权,所带来的各种隐患,有利于大明的稳定。

    也给出了相应的补偿,也算是全了宗室之间的情谊。

    这怎么到了韩成口中,这些举措,竟是如此之不堪?

    竟然让大明国运减少?

    这样严重,这样夸张的吗?

    这不是他们不相信韩成的话,实在是韩成说出来的话,和他们心中所想,相差的太多。

    “可是那些藩王们,仗着自己的身份,为非作歹,为祸一方,残害百姓?”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望着韩成问出这样的话。

    问出这话的时候,朱元璋的心情显得沉重。

    虽然韩成还没有说确实如此,但朱元璋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真实的情况,和自己所想的,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偏差。

    藩王内封,兵权也都被除掉,没有兵权,这些藩王就造不了反。

    从韩成那里得到的情况来看,这些藩王也确确实实没有造反。

    既然没有造反,那还造成这样大的危害,唯一的原因,那就是这些藩王们在封地,仗着自己的身份各种的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了!

    这点真的会发生,倒也不算稀奇。

    自己还活着,头一代的藩王就藩之后,就有不少开始不当人了。

    今后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二代三代……只怕不当人的更多。

    定然是做出了极多不好的事。

    “为非作歹的确实不少,利用身份权力,侵占农田的也不在少数……”

    听着韩成的话,朱元璋的胸膛再一次的开始起伏。

    虽然这已经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但此时从韩成这里得到证实,朱元璋的心情,还是非常的不好。

    这些不肖子孙,咋能这样做呢?

    都忘记朱家一开始过的是什么日子,遭受过什么灾难,忘记了自己给他们,定下来的祖训?!

    “不过,这些事情确实挺严重的,但却不是最为严重的。

    相对于其余方面而言,他们在封地之中做的这些,只能称得上是疖癣之疾。

    这些事情对大明的影响确实不少,却也称不上让大明的国运减少。”

    韩成说出来的这话,让正在那里气愤不已,胸膛起伏的朱元璋顿时就愣住了。

    竟然不是因为这些?

    不是因为这些,那还能因为什么?

    这些人造出来的孽,竟然比那些还要大?

    这些事情都能称之为疖癣之疾,那什么样的事情,才叫做让大明的国运减少上几十年?

    边上的朱标也愣住了,旋即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一番的沉思之后,还是没有想出,这些藩王们,在不造反的前提下,还能弄出多大的乱子,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真的说起来,这事情的根源还在陛下你这里。”

    韩成想了一下如此说道。

    在自己这里?

    自己又弄出什么危害后人的事了?

    朱元璋被韩成的说的更加的迷茫了。

    好一番的思索,还是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产生这样大的危害。

    韩成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稍微等了一下,见到朱元璋朱标二人还是想不出来之后,就直接说出来了答案。

    “是你定下来的宗室供养制度,这东西让大明的宗室,成为了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一直都在吸大明的血,让大明变得十分虚弱。”

    宗室供养制度?

    韩成说的竟然是宗室供养制度?!

    听到韩成说出的结果,不论是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为之错愕。

    他们之前绞尽脑汁的去想,想了很多方面方面,都没有将事情往宗室供养制度上面去想。

    “韩成,这事情应该不太对吧?宗室供养制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怎么到了你口中,今后就变成毒瘤了?

    这不应该啊!”

    朱元璋看着韩成,显得有些疑惑的询问。

    “不错的制度吗?陛下就没有算算,供养宗室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韩成望着朱元璋反问。

    “按照咱的规定,咱的儿子,也就是大明的亲王,一个亲王一年下来,也就五万石的禄米,食盐两千引,大明宝钞两万五千贯,茶一千斤,冬天用的布,和夏天用的布各自一千匹……”

    朱元璋的记性还是挺可以的,尤其是那些比较在意,亲自做出来的事,当下就如数家珍一样的将他制定的,给大明亲王的各种福利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望着韩成道:“这也不算多啊!数字听起来不小,其实亲王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还有王府的属官,以及各种的开销……”

    韩成道:“只算一个的话,确实不算太多,可陛下你不要忘记了,大明并非只有一个亲王。

    您可是有二十六个儿子!

    按照原本历史,大哥不用封亲王,那也是一口气封出去二十五个亲王!”

    自己竟然有二十六个儿子?

    今年老二十二刚出生,意思是在未来,自己还会有四个儿子?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先是一愣,又马上就高兴起来。

    真不愧是自己!

    自己咋这样优秀呢!

    老朱家当真是人丁兴旺!

    自己可立下大功劳了!

    一个人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

    自己老朱家,之前因为战乱,人口凋零的厉害。

    一度都快要灭绝了。

    只剩下了自己这一支,还有大哥那一支。

    大哥那一支,只留下了一个儿子。

    现在如何?仅仅自己就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可算是给老朱家开枝散叶了!

    今后去世来到地下,见到了爹,都能挺直了腰板给爹说话。

    他儿子,真给老朱家争气!

    “标儿啊,你可要努努力,多多的给咱们来朱家留下后代,开枝散叶!”

    朱元璋转头望着朱标,显得语重心长的说道。

    通过韩成的讲述,朱元璋知道,哪怕是算上雄英这个可怜的大孙子,标儿也不过是才五个儿子,和自己比起来,那简直是差的太远。

    朱标正在那里盘算二十五个亲王,一年下去要支出多少禄米,这时候朱元璋突然来了这样一句,一下子就将他给整懵了。

    自己父皇的想法,咋就这样清奇呢?

    现在不是在说宗室的危害吗?

    这咋突然间就扯到让自己多生孩子上面去了?

    “行,行,我知道了父皇。”

    朱标点头答应。

    朱元璋还想再多说两句,再催催婚姻。

    结果想起老四弄出来的那些混账事,以及允熥他们的悲惨结局,朱元璋又一下子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