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问问大明战神朱祁镇的事

    第一九四章 问问大明战神朱祁镇的事 (第2/3页)



    正显得愤怒的盯着他,宛若一头病虎。

    这个才是道衍和尚。

    吴良见到这一幕,顿时就懵逼了。

    “咋……咋俩秃驴?!”

    他这话脱口而出。

    双目迅速的,在两个光头身上来回的扫视一阵儿,吴良终于从一开始开口的那个年轻光头身上,看出了燕王朱棣的影子。

    “这……殿下你咋成秃……和尚了?”

    看着朱棣那越来越黑的脸色,吴良硬生生的把驴给憋了回去。

    “你还有脸问?你他娘的还有脸问?

    要不是你他娘的放这把火,老子会变成这样,会变成秃驴?!!”

    朱棣出声咆哮。

    伸手摸一下被火给烧完的头发、眉毛,胡子,感受入手的光滑,以及头皮等处传来的疼痛,朱棣是越发的愤怒了。

    为了弄死吴良,他这次可是下了血本,直接就将自己给弄成卤蛋了!

    边上的道衍,面皮忍不住的抽搐。

    很想提醒燕王一句,他骂吴良就骂吴良,能不能不要在这里,一句一个的骂秃驴?

    秃驴怎么了?

    秃驴吃你家的饭了吗?

    当着他一个和尚的面,一句一个秃驴,这真的礼貌吗?

    “将造反逆贼吴良给我拿下!任何阻拦,反抗者,格杀勿论!!”

    朱棣目光冰冷的注视着吴良,再次出声下令。

    得到他的命令,燕王府护卫,以及太子亲军立刻上前,摆出战斗姿态,准备厮杀。

    而这个时候,后面也有更大的动静传来。

    却原来是曹国公李文忠,带领大量兵马前来。

    吴良见此,长叹一声,喝令手下之人丢掉手中兵刃,不许反抗。

    “我没有谋反!更不会烧宝船厂!我吴家都已经一门双侯,这样大的荣耀,我谋什么反?

    我又不傻子!

    污蔑!

    全部污蔑!

    这是有人在暗害我们吴家!!”

    吴良出声争辩。

    “你也知道你吴家一门双侯?你也知道这是天大的荣耀?

    知道了你还将十四艘两千料大海船,外加一艘四千料大海船卖给海寇?!

    什么钱都敢赚了是吧?!

    知道你们一门双侯,还敢直接毒杀宝船提举司提举,杀人灭口?

    知道你们享受了多大的荣华富贵,还要火龙烧仓,连我这个燕王都要烧掉?

    今日敢烧龙江宝船厂,敢烧我这个燕王,明日你就敢烧紫禁城,敢对我父皇下手!!”

    焕然一新的光头朱棣,出声怒斥。

    一番话将吴良说的面色惨白。

    不是说朱棣的言辞有多犀利,多震慑人心。

    而是说从朱棣说话的态度里,他觉得的自己侄儿真的猜对了。

    这确实是朱洪武要对他们吴家下手了!

    “我……我要见上位!我要见上位!

    我为大明立过功!我为上位流过血!

    我没有谋反!我有功无过!!”

    被按在地上,正被五花大绑起来的吴良,面色惨白的出声大喊。

    但朱棣又怎么可能会理会他?

    接下来,李文忠带人迅速控制住江防水师,并分出一些兵马参与救火。

    又有人马连夜出动,前去捉拿吴家人……

    一夜的人心惶惶。

    至于洪武大帝朱元璋,更是在半夜里连夜召集了一些大臣,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与失望。

    同时下达了一系类的命令,让人去办……

    这一夜,整个南京城,几乎是家家无眠。

    尤其是那些高官显贵之家,可以说是人人自危。

    生怕会突然有兵马前来包围府邸,破门入户进行拿人……

    各种小道消息,也是不断流传……

    ……

    第二日早朝,朱元璋面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之上,众多朝臣鸦雀无声。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面前的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众多朝臣齐齐吃了一惊。

    有胆小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昨夜的事情都听说了?”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却无一人敢回答。

    “没错,就是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谋反了!”

    没人说话,朱元璋自问自答。

    “他娘的!竟然谋反了!

    那可是咱的开国功臣,鸡笼山上有神位的人,竟也谋反了!

    咱觉察到了龙江宝船厂的一些猫腻,觉得那里已近被蛀成了千疮百孔。

    派遣燕王接手并查账,结果刚开始查,宝船提举司的提举就被毒死了!

    念在多年老兄弟的份上,咱忍了!

    结果现在倒好,竟直接又来了一招火龙烧仓!

    这是要将账目,宝船厂,还有大明的亲王,咱的儿子都给烧了!!!

    这是干啥?

    这他娘的是谋反!!!

    今日咱查账,敢杀咱儿子,明天是不是就要砍咱的脑袋了?!”

    朱元璋那愤怒至极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群臣大气不敢出。

    “让燕王进来!”

    朱元璋声音落下,很快有人抬着朱棣进来。

    “来!都看看!都给咱看看!

    咱好好的儿子,都他娘的被烧成什么了?!”

    朱元璋看到被抬进来的朱棣时,都不由的愣了一下。

    声音变得更为愤怒。

    为了弄死这些驴入的,竟需要自己儿子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听到朱元璋的话,众朝臣抬头去看。

    见到朱棣之后,很多人都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的抽凉气。

    因为眼前的朱棣,看起来太惨。

    头发,眉毛,胡子全都被烧光了。

    头上,手上,脸上多处出现了燎泡!

    背上,屁股上之前被老朱揍的伤口,经过昨夜的活动,被挣裂开了不少,血染湿了被火烧的大窟窿小眼睛的衣服……

    这……这可太惨了!

    都要认不出来这是燕王朱棣了!

    惨!

    实在是太惨了!

    原本还有一部人在猜测,这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弄出来,用来办吴祯吴良兄弟等人的手段。

    但是现在,在见到了燕王朱棣有多凄惨之后,很多人这样的心思都消退了。

    陛下真的想要办吴祯,吴良,就他那脾气,和做事情的手段,根本不需要将燕王给弄成这样。

    这也太费儿子了!

    不是洪武大帝的风格……

    ……

    接下来就是大清洗,大地震。

    有天子使者,一路八百里加急的往崇明那里赶。

    给宋国公冯胜前去传达消息,靖海侯吴祯,江阴侯吴良谋反,让其平叛。

    至于那逃走的吴良的侄子、吴祯的儿子,也昨天晚上的时候,就被抓捕归案了。

    根本就没有跑了……

    ……

    宋国公冯胜,事先并没有得到平叛的消息,只以为这是正常的调兵。

    在得到从京师方面,紧急传来的消息之后,愣了一愣。

    一时间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吴良吴祯竟然谋反了?!!

    愣神之后,马上神情凝重的进行迅速的布置,对吴祯动手。

    吴祯因为吴良之前给他传递过来的消息,心中基本上也已经确定,龙江宝船厂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上位用得着他们,不会的真的对他们下死手,只是适可而止的敲打一下而已。

    因此上虽有防备,但防备并不怎么充足。

    吴祯确实有能力,但和冯胜这种,南征北战打了一辈子仗的人比起来,还是要差的远。

    再加上是突然动手,所以没有花费多大的代价,就将吴祯给拿了下来。

    不过,也有一些意外发生。

    那就是吴祯手下的一些水军将领,哪怕是被擒拿下来的吴祯已经发话了,令他们不要有任何的过分举动,这些人依然带兵乘船向外冲杀,想要远走海上。

    冯胜一看这情况,对吴祯就愈发轻视几分。

    这吴祯,看起来声势不小,怎么连自己麾下的水师都约束不住?

    看样子是被架空了!

    不过,冲出去的那七八艘船,冯胜一点都不担忧。

    因为外面有运送粮草辎重的巢湖水师!

    巢湖水师,冠绝天下,一场场的血战,铸就了巢湖水师之名。

    就连冯胜这种开国的国公,提起巢湖水师都要竖起大拇指。

    那是打心眼里佩服。

    若不是巢湖水师之中,那些当家人都早早的阵亡,大明的开国六国公,只怕要变成八国公!

    但哪怕是巢湖水师的那些强悍领头人,已经都去世了,对于巢湖水师,冯胜也一样是不会有任何的轻视。

    毕竟巢湖水师血性还在,功绩还在!

    哪怕是如今这种状态下的巢湖水师,江防水师,以及备倭水师也依然比不过他们,不是他们对手。

    有巢湖水师在,这些逃走的人根本不用多操心。

    绝对走不了。

    果然,没过多久,这些的逃走的人,就被巢湖水师给连船带人都给拿下

    没有一个走脱的。

    铁血铸就,一路血战出来的巢湖水师还在!

    没有给他们的父兄辈丢人!

    ……

    崇明岛这里,短短时间就改换了旗帜。

    在这里驻扎多年,可以说是管辖着极长海岸线,简直可以称上一声海上帝王的吴祯就这样被拿下。

    上了船,入了水,这些备倭水师很是难缠。

    但在没有上船之前,他们面对冯胜所带领的大明精锐陆军,什么都不是!

    简直不堪一击!

    这样轻易就将吴祯,以及备倭水师拿下来,一方面是老朱准备充足。

    另外一方面则是动手动的出其不意。

    谁都没有想到,他会突然下这样大的决心,直接拿下吴良吴祯这两兄弟。

    不然,若是令他们有了准备,一旦逃到海上去,那么海上一片茫茫,再想要抓到他们可就太难了。

    这本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有人却一点都不开心。

    这人乃是晋王朱棡。

    毕竟按照当初的安排,朱元璋是准备让晋王朱棡,只带少量护卫来到这里,和外面的巢湖水师相互配合,用计谋和胆略降服吴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