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

    第二四三章 还把骨灰给扬了!(求月票) (第1/3页)

    吴伯宗为大明第一状元。

    而且还是三元及第的那种。

    洪武三年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

    洪武四年,会试第一,为会元。

    后在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状元。

    他是大明开科取士之后第一位状元,同时也是第一个三元及第,因此上名声很大。

    官职也不算太低。

    中进士之后,就授予他礼部员外郎一职。

    令他与宋讷一起修大明日历,以及大明武将,后妃传。

    到了如今的洪武十五年,除了原本的侍讲东宫之外,还被朱元璋授予了武英殿学士。

    吴伯宗此人,长得是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当然,到了现在,一般很少人有人去夸他的相貌了。

    之所以如此,据说在当初廷试之时,原本的殿试第一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人。

    只不过朱元璋嫌那人五官不够端正,觉得大明的第一位状元的名头,落到这样的人头上,实在是有损大明威仪。

    于是就在剩下的人当中,左右寻找。

    再然后,就看见了吴伯宗这个大帅哥。

    朱元璋亲自开口对询问问题,吴伯宗对答如流,很有见地。

    朱元璋龙颜大悦,就点了他的状元。

    然后,原本应该是状元的那位,成为了第二。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知道,他已经连中二元,有意弄一个连中三元出来。

    给大明的科举讨个彩头。

    当然,这事情对于吴伯宗而言,那是不能提的。

    在他看来,他就是依靠着自己的实力,堂堂正正考上的这个状元,和他的这张脸,绝对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件事,谁给他提他给谁急眼。

    甚至于连别人夸他相貌端正之类的,他都不高兴。

    总觉得对方这是在暗戳戳的说当初的那件事儿,在影射他。

    吕本来到了吴伯宗这里,很快一个中年大帅哥就迎了出来。

    此人仪表堂堂,相貌不凡。

    只看他那张脸,就会让人觉得好帅!

    就连吕本也一样,觉得他长相周正。

    看着吴伯宗的这张脸,就给人一种当官的就该如此的感觉。

    当然,这种想法他只敢在心里面想想,可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否则,他今天前来,剩下的事就不用办了。

    与吴伯宗寒暄了几句之后,吕本开始进入正题。

    “伯宗,朱允熥被皇后娘娘从东带走,亲自带到身边亲自抚养的事情,你应该也知道了吧?”

    吴伯宗闻言点了点头,这样大的事情,他当然知道。

    而且他也知道,这次吕本前来找自己,就是要说这件事。

    其实,他是有些不想要见吕本的。

    只不过吕本的身份在这里放着,乃是太子妃的亲爹。

    再加上他属于太子的人,不见也是不好。

    此时听到这吕本开口就提及此事,暗叹一声,果然和自己所想的一样。

    吕本前来找自己,就是为了此事儿。

    “吕侍郎,这件事情不好办啊!

    朱允熥乃是皇后娘娘,将他带到身边进行抚养,是她们自家事。

    该怎么做,陛下他们自有定论。

    我们不可多言。

    况且,就算是多言了,依照陛下的性格,也指定不会听。”

    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熟悉了朱元璋的性格。

    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些决定既然已经下了,那就不会因为臣子们的意见而更改。

    更何况吕本的诉求,过于复杂和危险,涉及到大明继承人的问题。

    这东西,历来都极其敏感。

    一个弄不好容易出大事,把自己,甚至于家人都给折进去。

    他现在前途无量,自然不愿意往这里面掺合。

    最重要的是,现在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春秋鼎盛,朱标这个太子更是年轻力壮。

    有他们父子二人在,这大明不知道需要过多少年,才能够传到第三代手中。

    这个时候就考虑这些,实在是有些为时过早。

    在他看来,再过二十年再考虑这件事情也不迟。

    而到了那时,他的资格早就已经熬起来了。

    不论是朱允熥为大明的继承人,还是朱允炆为大明的继承人,亦或者是其余人为继承人,对他来说区别不大。

    但对于吕本来说就不一样了。

    毕竟朱允炆是他的外孙。

    结果他开口之后,吕本却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伯宗,我此番前来寻你,也并非是为了此事。

    正如伯宗你所言,皇后娘娘陛下他们,想要把谁带在身边进行抚养,是他们自己的权利。

    虽说天家无私事,但有些我们还是要拎清的。”

    找自己不是为了这件事??

    吴伯宗听闻吕本的话,都不由得为之愣了愣。

    这着实令他意外了。

    话说这吕本,最近一段时间。上蹿下跳联系了不少人,不就是想要在这件事情出力,看看能不能扭转局面的吗?

    怎么现在却说,来见自己并不是为了此事?

    “那吕侍郎所为何事?”

    吴伯宗带着一些不解的询问。

    吕本但:“不知为何,最近一段时间,陛下他们对于朱允熥青眼有加。

    俨然是准备把当初对待皇长孙朱雄英的规格,用到他身上。

    这事情,我们身为臣子不好多说。

    但是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儿,我文臣,却是责无旁贷!”

    “什么事?”

    吴伯宗更加的好奇了。

    “太子殿下他们,让朱允熥拜韩成为师之事!”

    吕本望着吴伯宗,一字一顿的说出了这些话。

    吴伯宗闻言一楞:“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朱标令朱允熥拜韩成为师,是昨天早上发生的事。

    当时身边没有旁人,此时朱元璋那边,也还没有将其宣告天下。

    所以此时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此事。

    此时猛然听到这个消息,吴伯宗自然吃惊。

    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份量。

    朱元璋朱标等人,明显是想要将朱允熥,当成大明的第三代进行培养。

    结果现在,却不声不响的让朱允熥拜访了韩成为师。

    这件事情冲击有些大!

    吕本留意着吴伯宗的反应,对他的反应很是满意。

    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是昨天早上发生的事,怕用不了多久,陛下哪边就会昭告天下。”

    “你说的那韩成,是不是就是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又医治好了宁国公主殿下,从而被陛下定为驸马的那个韩成?”

    韩成最近的名头可不小,吴伯宗自然也听说过。

    “就是此人!”

    吕本用力点头。

    “对于韩成此人,我也有些了解。

    此人出身神秘,有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

    但这人却非是我儒教中人

    这样的人入太医院,或者是传授一些人医术都可以的。

    却独独不能成为朱允熥的老师!

    朱允熥的先生,只有我们儒教中人才可以做!

    他一个学医的,懂什么教书育人,培养帝王明君?

    莫非是要把朱允熥这个大明的继承人,给交成一个郎中吗?

    这像话吗?

    这件事情,咱们必须要反对!

    别的我们都可以不管,但这件事不成。

    我儒教,历来都是和统治者站在一起的。

    教授帝王,让帝王成为一代明君,也是我们圣人门徒,必须要做的事。

    如今放着我们这样多的贤能之人不用,却让这样一个外人,来教授我大明的继承人,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儒教就一家独大,占据正统。

    如今的皇帝,不尊重儒教,不尊重文人这点儿,我等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原本以为太子殿下,会大有不同。

    但现在看来,他似乎和我们儒教,也越走越远。

    把我们儒教的很多东西,都给忘记了。

    反而在不断的向如今的陛下靠拢。

    依照我之所见,我们这边最大的精力,应该放到大明的第三代身上。

    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希望。

    可哪能想到,现在这件事情,也出现了意外。

    完全没有想到,陛下他们,竟然会让一个学医的,来做朱允熥的先生。

    经历当今的皇上,还有太子殿下两代人,对我们儒教便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若是再来一个不亲近儒教的皇帝,那我儒家的正统地位,只怕会动摇啊!

    伯宗,这等事情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要站出来。

    那韩成算什么东西?也配教导朱允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