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吕氏入网,开始收网!

    第二四七章 吕氏入网,开始收网! (第1/3页)

    武英殿内,随着朱元璋的这一番话说出,顿时陷入到了绝对的寂静里。

    以吴伯宗为首的众人,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全都被朱元璋这完全出人预料的话,给整懵了。

    什么情况?

    这是做什么情况?

    朱元璋说的是啥?!

    他身为皇帝,竟能说出这种话?

    话说,刚才自己等人可都是坚定的站在朱元璋这边,帮助朱元璋训斥那个对他无理之人。

    结果,自己等人被那蛮夷之辈给骂了不说,来到朱元璋这里告状,朱元璋竟然又把他们给骂了一顿!

    能不能不这样离谱?

    朱元璋是老眼昏花了吧?

    怎能如此不识好歹!

    自己等人可是为他好,他竟如此对待自己等人!

    当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自己等人的一片好心,被朱元璋这狗贼,当成了驴肝肺!

    吴伯宗几人,只觉得胸膛都要被气炸了!

    过分!

    当真是太过分了!

    他们身为高尚之士,饱读诗书之人,到哪不受人尊敬?

    从来没有受过今天这样大的侮辱!

    朱元璋他欺人太甚!

    吴伯宗只觉得一股怒火,熊熊燃烧而起,都要把他整个人给淹没了!

    这口气他忍不了!

    不仅是他,另外几人同样是相同的心思。

    这口气不论如何都不能忍!

    如果就此忍下了,那他们还配被称为圣人门徒吗?

    遥想当初宋代时,刑不上大夫,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儒家门徒待遇有多高!

    就连那些骄兵悍将,在他们面前也要伏低做小,夹着尾巴做人!

    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

    结果到了现在,他们却被朱元璋如此对待,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

    那个之前被韩成气的身体都在颤抖的老者,呼喊了一声,猛的抬起头,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眼睛眯起,边上的韩成也同样是精神一震。

    这老头脾气可以啊!

    这种情况下,还敢和朱元璋对干,真有些读书人的认死理。

    “陛下您骂的对!这事儿确实是我等的不对。

    这本是陛下的家事,而韩成又是皇后娘娘的救命恩人。

    我等不知陛下在此之前,便令他见到陛下可以不行礼。

    一时间有些误会了,过于急切维护陛下的威严。

    陛下,刚才是我等的声音有点大,还请陛下恕罪。”

    声音落下便跪在地上,对着朱元璋很是诚恳的磕了一个头。

    这操作,瞬间就将边上的韩成给看懵了。

    这……转折也太大了吧?

    刚才看这老者表现出来的气势,还以为他会死硬到底,和朱元璋硬杠。

    结果,气势十足把一切前戏都给弄好了,最终竟然来了个这?

    这……这就是读书人的气节吗?

    他这身子骨,还真够柔软的!

    简直和在这个时代,已经先投了金,后来又投了元,后面朱元璋取了天下之后,又连忙来到朱元璋这里投降的衍圣公,有的一拼了。

    这老者的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是把韩成看懵了。

    就连吴伯宗几人,也同样是非常懵。

    谁都没有想到,这平日里看起来极为有气节的张翁,竟然会如此!

    几人的脸上,都涨的有些红。

    丢人!

    实在是太丢人了!

    当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读书人的气节在哪里?风骨在哪里?

    面对残暴之人时的威武不能屈,又在哪里?

    我以为张翁也是有气节之人,道德高尚之辈。

    哪成想,竟当众做出这种事情来!

    当真令人不耻,是读书人当中的耻辱!

    对于老者的举动,吴伯宗等人,心中异常的愤怒和鄙视。

    觉得他真丢人!

    不配为读书人!

    “陛下!”

    吴伯宗涨红脸喊道,声音里带着坚贞不屈。

    “刚才确实是我等不对。

    我等不该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就在这里对人斥责。

    请陛下饶恕我等这无心之失。”

    说着,便也跟着老者跪了下去。

    另外三人,也都是同样的操作。

    因为有着老者打了头阵,他们倒不觉得有太多耻辱。

    毕竟他们原本也是想要死扛到底,坚决不给朱元璋这等不识好人心的残暴之君服软。

    哪怕是死,也都不会对朱元璋低头!

    都是个老者立场不够坚定,率先做出了这等令人不齿之事!

    他若不跪,大家抱成团还可以强硬下去。

    可他率先跪了,那他们剩下的这些人又能怎么办?

    只能是跟着一起跪了。

    他们甩锅甩的非常熟练。

    只能说不愧是学问很深的读书人,这方面玩的是真溜。

    韩成站在一边,看的是目瞪口呆,直呼好家伙。

    当真是长见识了!

    原来这就是明初时那些文人,在朱老板面前的样子。

    怪不得朱元璋不把他们放在眼中,从来不担心他们闹腾。

    这样的人,碰到朱老板这等杀伐果断,真敢掀桌子的帝王,他们还真的闹腾不起来。

    闹腾的轻了也就算了。

    闹腾的厉害了,直接咔咔一顿的杀,这些人立马就变得老老实实。

    果然,朱老板已经是找到了,对付这些文人的最好办法。

    见到他们麻溜的跪下认错,朱元璋面色这才好看了不少。

    “行了,站起来吧,你们之前也不知道咱已经不让韩成对咱多礼,有这等反应倒也正常。

    正所谓不知者无罪,咱就不与你们多计较了。”

    听到朱元璋这话,吴伯宗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您这会儿知道不知者无罪了?

    刚才吹胡子瞪眼,一副要杀人样子的时候咋不这样说呢?

    几人忙谢恩站起身来,不敢再在这件事情上多纠缠。

    ……

    “这位韩……韩大夫。

    这种新型的注音之法,便是你弄出来的?还说挺好用?

    那不如咱们就比试一下。

    伱用这拼音,我用反切法,看看到底哪个好用。”

    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吴伯宗望着韩成出声说道。

    吴伯宗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称呼韩成。

    毕竟韩成没有官职。

    虽然已经和宁国公主定下了婚,却没有成亲,称呼他为驸马也一样不对。

    所以他犹豫了一下,便称呼韩成为韩大夫。

    毕竟现在韩成最为出名的,还是治好马皇后以及宁国公主二人的病。

    当然,其实除了这一称呼之外,他还有另外几种,更为合适的称呼。

    可吴伯宗还是选择了,称呼韩成为韩大夫。

    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则是通过这样的称呼,直接把韩成给开除了读书人的行列。

    暗指韩成只是一个学医的。

    韩成又岂能看不出他的这点小心思?

    对此他并不在意。

    毕竟在他看来,救死扶伤的医护,同样是令人敬佩的行业。

    他并不觉得吴伯宗将自己称为大夫,有什么好羞辱的。

    反而还挺骄傲。

    “行,那就比试比试。”

    韩成点点头,神态轻松。

    对于他这种在前世用拼音码字,码了几年字的扑街作者而言,对于这汉语拼音,当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这汉语拼音,本身就远比这反切法好多。

    集合了很多人的智慧是,在反切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升级。

    而他又对拼音无比熟悉。

    在这上面是真的不怵。

    吴伯宗见到韩成丝毫犹豫都没有,就一口将之答应了下来。

    心中不由的冷笑连连。

    猖狂!

    实在是太猖狂!

    不知道自己乃是大明第一状元吗?

    当初参加科考之时,有多少饱学之士?

    可最终是自己一路过关斩将,将所有人都给压下。

    现在这人,竟然妄想和自己进行比拼,当真是可笑!

    他一个给人治病的,和自己这个状元相比,还一副毫无惧怕的样子。

    当真可笑至极!

    不知天高地厚!

    只希望等一下比拼过后,他还能如此自信满满!

    吴伯宗心里面憋着一股劲儿。

    本来他就对于拼音之法看不上。

    刚才又被韩成以及朱元璋联合起来,一顿的呵斥,弄得心里面更是不爽。

    就指望着在这件事情上,找回场子来。

    接下来,自己就要用实际行动,告诉这蛮夷,他一个学医的,就老老实实的给人治病。

    教书育人,编撰典籍之类的事儿,就不要多插手了。

    这不是他这样的人,所能插手得了的。

    他不配!

    也要让朱元璋知道,他一个放牛要饭的人,有个屁的眼光。

    他自认为是宝贝的东西,实际上什么都不是!

    即是进行比较,那自然要有相应的规矩。

    很快规矩就已经被定了下来。

    主要是从哪个注音之法更为准确,那个注音更容易拼读,书写,简便,更容易让人理解。

    哪个注音更好学,等事情上进行比较。

    定下规矩之后,朱元璋就亲自写了一些字,让韩成还有吴伯宗,在这里进行比拼。

    边上的几和饱学之士,坐在这里观看,信心满满。

    都觉得吴伯宗会赢。

    但是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神色却却渐渐的变了。

    因为事实情况和他们所想的,根本不一样!

    他们原本以为,有吴伯宗这个状元亲自出马,运用的又是早就已经成熟的反切法。

    对上韩成这个学医的,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蛮夷文字,肯定是具有碾压性的。

    当摧枯拉朽!

    可真的开始进行比拼了,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韩成所弄出来的那很是奇怪的注音法,竟出奇的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