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屠龙术的运用,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第三六三章 屠龙术的运用,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第1/3页)

    “……国亡了,同胞们快起来啊!”

    文华殿内,朱标当着众人的面,念出了大纸上所写的字。

    这篇文章说实话,用词并不华美,各种措辞也不算工整,也没有太多的用典。

    还很口语化。

    和那花团锦簇的文章,根本不沾边。

    可是却有着一种通俗易懂,又催人奋进,令人想要在最危险的时候奋起反击,拯救大明的震撼力量!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听到了朱标所念出来的这些后,一个个都是心神激荡。

    他们能够感受到,如今时局之艰难。

    但是在这等艰难的时局之下,并没有丧失信心。

    有的是拼死一战的气魄,拼死一战的气壮山河!

    以必死之决心,来守卫华夏。

    有人听了朱标的话,已经是热泪盈眶。

    有的人是心神震颤。

    韩成开口道:“诸君接下来做出的,便要到回到各自的家乡,宣传家国大义,宣传我华夏所面临的为难情况。

    而诸君所宣传的对象,可不仅仅只是读书人。

    除了读书人外,还有乡绅地主,以及广大的百姓!

    要告诉他们,如今的大明,如今的华夏,都遭遇着什么危险至极的情况!

    告知他们接下来要如何做!

    尤其是下面的众多百姓,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我们这些人是救亡图,保卫河山,守护华夏的先锋。

    那么广大的百姓,就是最为坚实的后盾!

    只靠我们不能成事。

    必须要把他们给团结起来,给调动起来,和我们一起做事。

    这事情才能成!”

    韩成所说出来的话,令的在场的一些人,显得有些意外。

    毕竟他们在从这位韩驸马口中,得知了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后,那都是想着如何回去,与亲朋好友,尤其是那些同为读书人的人,多说多宣传。

    从没有想过,要向下面那些百姓们多说。

    在他们看来这种事儿,与那些百姓多说是无益的。

    可哪能想到,这个时候,韩驸马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未免把那下面的众多百姓们,看的有些太过于重要了吧?

    韩成一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自己这些话没有白说。

    果然,很多人的心里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当下便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些话并非是假话空话,而是蕴含着至理!

    民心,从来不止指士绅官员之心,也不单指读书人之心!

    指的是全体人员!

    那众多的百姓也一样是民!

    他们的心,也是民心!

    甚至于可以说,他们的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韩成的话,不亚于石破天惊!

    哪怕是在场的这些读书人,已经算是读书人里面的精英,其中有不少是思想比较激进的。

    可此时,听到韩成所说的这话后,还是令的很多人心神震颤,大感意外!

    总觉得这位韩驸马,说的话太过于离经叛道!

    韩成望着他们道:“不要觉得我说的话离谱,夸大了众多百姓的作用。

    其实,我一点都没有夸大!

    不信的话,咱们就仔细的去想一想。

    从王朝建立一直到现在,都多少年了?

    经历了多少次王朝的更替?

    哪一次王朝更替,是只靠世家大族,只靠读书人就能完成的?

    王朝能够完成更替,结束乱世,都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有大量的底层百姓参与。

    除了王朝更替外,从其余的各种造反也能够看得出来。

    哪一次席卷天下的大规模造反,没有有着众多的底层人参与?

    没有众多底层百姓参与的造反,根本就折腾不出太大的浪花来。

    哪怕盛极一时,也很快就会被消灭掉。

    从这些方面就能够看出来,底层百姓到底有多重要!

    就能看出来,他们才是国家稳定,也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力量!

    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源源不断兵员。

    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粮草,才有各种物资!

    若是众多百姓们,也都认同咱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和咱们一同出力,来保护河山,守护华夏。

    有着无数人热情高涨,踊跃参军。

    为了赶走鞑子,保卫河山,不计牺牲。

    能战至一兵一卒都死战不退!

    有众多的后方百姓们,自带干粮,自发地为大军运输粮草,运送各种物资。

    有更多的人,努力的做各种事情。

    为战胜鞑子作出以种种方面的努力。

    你们说这事儿,这鞑子还能猖狂吗?!

    我大明,我华夏,还能再被那些狗东西给糟塌吗?

    那些,才是我华夏的真正力量之所在!

    灭鞑子,保河山,是一项极其重大,也极其难做的事儿。

    只靠我们这些读书人去做,能做的得了什么?

    真的上阵杀敌,又能杀死几个人?

    就算是一个人能打五个,又能打多少?

    所以,还得把众多的百姓们给发动起来。

    让他们明白,我大明遭遇了什么。

    明白不奋起反击,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情景!

    让他们一起来出力,那才是成功的关键。

    人心齐了,什么都好做。

    人多力量大嘛!”

    听了韩成的这一番话,尤其是仔细想了想,韩成所描述的那波澜壮阔,令人振奋的场景。

    以及那他们从历史当中,所看到的种种情形。

    不得不承认,这位韩驸马说的很对。

    好像历朝历代,每一次结束乱世改朝换代。

    每一次席卷天下的大规模造反,都离不开众多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的参与。

    没有这些人的参与,还真的是弄不成事儿。

    “诸君,永远不要小看百姓。

    只要百姓能够活得下去,有口饭吃,天下就会承平,就会稳定。

    百姓活不下去了,那乱世就真的要到来了。

    活不下去,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用自己的办法来争条活路。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若是能够引导的好,能够把这众多的百姓发动起来,用在这救亡图存上。

    也一样可以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区区鞑子,弹指可灭!

    所以诸君今后回去,宣传之时,可不能只对那些读书人,对那些士绅来宣传。

    更多的,要真要对下面的众多百姓们进行宣传。

    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才是我们需要努力争取的对象!”

    “行,驸马,我们记住了!”

    “今日听了驸马之言,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民心,才知道真正的力量之所在。

    韩驸马放心,这个道理我一定会给其余的读书人讲。

    今后也一定会按照驸马所言,把这些事情,这些道理,都讲与我大明的众多百姓听。

    同为大明百姓,同为大明子民,华夏子孙,就应该都同出一份力!

    遇到这等危难之时,都当奋勇向前!”

    顾炎武对着韩成,出声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