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叶大人的命只有皇帝可以要,胡惟庸竟敢借朱元璋的刀!

    第237章:叶大人的命只有皇帝可以要,胡惟庸竟敢借朱元璋的刀! (第2/3页)

 胡惟庸听到这里,也是看向雁门关的方向,目光逐渐深邃了起来:“陛下在他身边,他不需要写奏疏,早朝之上也不许参奏他任何事情。”

    话音一落,胡惟庸就独自回到了他的书房,并关好了房门。

    二位尚书看着那紧闭的书房大门,尽管他们知道这句话别有深意,但以他们的道行,依旧只能明白字面上的意思。

    紧接着,二人也是看着雁门县的方向,眼里尽是不可置信。

    他们不明白,一个边城七品知县,怎么就能让皇帝连同宰相,一起给他如此特殊的待遇。

    皇帝和皇后不远千里去他叶青的身边,文宰相直接朝堂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武宰相更是以他的建议为北伐战略总纲。

    要是换做往常,这种事情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可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却是亲眼见证了。

    想到这里,走在回兵部和户部路上的二位尚书,也不禁有了想在这朝堂之上见一见叶青的想法!

    而此刻,

    胡惟庸在窗前目送二位尚书离开之后,这才心中暗道:“你肯定收不到这位叶大人的军报,太子殿下亲自去打过招呼,有关于这位叶大人的奏疏,直呈本相书房。”

    他知道这位玩人水平不输朱元璋的太子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等同于把证人交给想要杀人灭口的人保护,但凡那人不是个傻子,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去灭口!

    不仅不敢灭口,还得好吃好喝的养着!

    可即便如此,他也觉得叶青确实是太不讲规矩了,愣是直到现在一份奏疏都没送来过!

    不仅他叶青的奏疏没送来,连那些被派去观战的将军,也直到现在都还没个消息!

    “难道王保保现在还没开始攻城?”

    “不可能!”

    “他哪里拖得起啊!”

    胡惟庸一边如此思索,就一边往他的案桌而来。

    可还不等他坐下,他就看到桌面上重叠摆放着的两个蜡封完好的信封,最上面信封的封皮上书【胡相亲启】。

    看着这四个字,他瞬间就知道是负责观战的驻军将领,给他写的信。

    下一瞬,胡惟庸便快速打开信封,然后就认认真真的看着这加起来足有千字的十纸书信。

    烛台灯光之下,胡惟庸是越往下看,眼神就愈加的复杂,有不可置信之色,也有后怕之色。

    这封书信是观战将领所写,而负责去观战的将领,又是身处于长城望楼之上,属于一个不远不近,又居高临下,还纵观全局的位置。

    也因此,胡惟庸看着这封信,也就像也身处于那个位置,看这雁门关首战全程一样!

    战役细节写得很详细,可却没有守关主将信息,更没有总指挥的消息,也就是说只看这封信的话,根本就不知道总指挥是不是叶青。

    “首战大捷啊!”

    “战损几百人,杀敌近三万,还有一种远比朝廷大炮打得更远数倍,威力大数倍不止的大炮?”

    “这雁门县还私造大炮?”

    “这大炮又是谁造出来的,是驻军将领,还是叶青?”

    “.”

    看完这封信之后,胡惟庸就更加的后怕了起来。

    他希望真正的防守总指挥不是叶青,搞出这大炮的人也不是叶青。

    因为一旦这所有事情都是叶青所为的话,他将很可能面临一个不好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