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叶大人公然威胁朱元璋,竟喜提无双国士称号,皇后太子又立功!

    第313章:叶大人公然威胁朱元璋,竟喜提无双国士称号,皇后太子又立功! (第2/3页)

路上,母子二人也商量过,徐达这个不轻易管闲事的人,突然出手管这档子闲事,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徐达虽然和叶青关系不错,但却远不及他与朱元璋的私交。

    他要他们二人出面保叶青,一定是他徐达认为叶青又说了什么,于国有利,却于朱元璋个人不利的事情。

    最终是为大明朝好,也是为他朱元璋好的原则,绝对不会改变!

    他们帮的永远不是叶青,他们帮的永远是朱元璋!

    如果有一天,叶青真的干出什么祸国殃民的事,不需要他朱元璋开口,他徐达就会第一个对叶青痛下杀手!

    但如果叶青做的事情和说的话,不仅不祸国殃民,还于国有利,他朱元璋也休想因为个人情绪,就杀了这么一个‘大明魏征’!

    想到这里,母子二人只是默契的对视一眼,就齐齐向朱元璋走去。

    常侍太监也识趣,只要他们二人到来,朱元璋让他传的旨,就暂时没有必要去传了。

    在他们一家三口意见达成一致之时,皇帝老子的旨意,都得当成是‘一意孤行’处理!

    他只是从外面关闭了御书房的双扇大门,就站回了原先的位置。

    而此刻,

    朱元璋看着齐头并进的二人,也是眼睛一眯,总觉得不对头。

    但一时之间,他也没想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对头。

    “陛下,喝茶!”

    马皇后权当不知道朱元璋刚刚发过火,只是温柔的奉上茶盏。

    朱元璋为了不让马皇后看出自己发过火,拿过茶盏就开始喝。

    他想着,三两句话把这恰巧同时赶到的母子二人给打发走,免得他们又来坏他的好事。

    可他揭开盖子,就发现这茶有问题。

    不是养生茶拿来干嘛?

    他这里是没有茶叶吗?

    普通茶叶就不说了,竟然还没有洗茶这道工序!

    不仅茶汤一点都不清澈,关键是还有一圈泡沫在边上,简直就像是一碗新鲜的童子尿!

    但为了尽快打发走马皇后,他还是没有挑毛病,象征性的喝了一口。

    紧接着,朱标又开口道:“爹,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朱元璋看了看他手里的《田赋律》道:“咱还能比你更清楚?”

    朱标想了想后,也觉得确实是有些尴尬,拿这些条条款款的东西来请教,简直就是打他爹的脸。

    但他也没办法,走得那么急,顺手就抓了这么一本书。

    就在朱标不知道说什么好之时,马皇后无意间就看到了桌上捏成一坨,还来不及扔的奏疏。

    当然,她的无意间,其实是有意为之!

    “那叶青又招惹伱了?”

    马皇后还没牵开奏疏,就下意识的问道。

    朱元璋绝对不会怀疑马皇后在演给他看,因为除了那叶青,就没人可以把他气成这样。

    除了他叶青的奏疏,他朱元璋也不会如此粗暴的对待!

    朱元璋见已经被他家妹子看见,他也不再隐瞒,但他却态度异常坚决。

    “妹子,咱也不瞒你,咱今天就是要派人去逮捕他。”

    “你可千万别说他这是为了大明好,他就是不想让咱好过,就是想法设法的和咱过不去。”

    “今天就算是你们说破大天来,也改变不了咱的决定。”

    “咱要是还听他叶青的,咱就.”

    朱元璋把狠话说到一半,突然就不说了。

    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遗症,还是有那么点明显。

    与此同时,正在一旁看叶青亲笔奏疏的马皇后和朱标,也是眉头紧锁,怒火中烧。

    一时之间,他们也有点不想劝朱元璋了。

    那姓叶的实在是太可气!

    如果可以的话,是真的想让叶青从此失去说话和写字的能力!

    奏疏内容:“皇帝陛下在上,落款是否敬语,还请自行选择。”

    “臣启奏陛下,陛下对佛门僧侣太好,以至于让他们丧失本心,成为了剥削百姓的大地主。”

    “为了让佛门僧侣重拾本心,臣希望陛下昭告天下,撤销‘皇觉寺’封号,恢复‘黄觉寺’名号,并撤销对全国佛门僧侣的一切优待。”

    “第一:规定每家寺院只能拥有五亩田地,还必须沃土和贫地参半!”

    “第二:不许僧侣雇佣百姓为佃农,必须自己亲自务农!”

    “第三:寺院田土也必须上税,不能享受免税待遇!”

    “第四:寺院僧侣必须服役,不能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以上建议,如果陛下采纳,那就是明君大帝,臣就问陛下圣躬安。”

    “如果不采纳,那陛下就是遗害子孙的昏君,将来必定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此昏君当道,我叶青当辞官笑傲江湖去!”

    “当然,如果陛下看不惯,也可以随时取走我这大好的头颅。”

    “选择已给,要当昏君还是明君,还请陛下自行选择!”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马皇后和朱标二人,快速平复心情之后,再次看向这封行文极其不规范,内容气死人不偿命,字写得却堪称墨宝的亲笔奏疏。

    不错,

    他的言语之间,毫无为臣之道,不仅如此,还充满了威胁色彩。

    答应了就是明君,就继续跟着明君干?

    不答应就是昏君,宁愿死也不愿意继续跟着昏君干?

    简直就是一个目无君父,不忠不孝的混蛋啊!

    但仔细那么一品,又觉得每一条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