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叶大人不要的回家机会,他对唐人的理解,王保保的决死一战!

    第424章:叶大人不要的回家机会,他对唐人的理解,王保保的决死一战! (第2/3页)

“因为你觉得你能打,我能治,我俩一起合作,必定让这天下,再回你知道一定存在过,但却没有亲眼见识过的强元,而且还不会轻易的没落。”

    “大元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大元开国皇帝忽必烈了!”

    “尽管对我来说,他不是自己人,但我也可以肯定他的一些政绩。”

    “他重用汉臣,推行汉文化,甚至为了兴农,还设立了‘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三年颁行全国!”

    “可即便是他,也阻挡不了四等人制度的推行,这就是元朝犹如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

    “人的寿命,终究不过短短数十载,他死之后,就连‘劝农司’都没了。”

    “民族矛盾加剧,阶层矛盾加剧,蒙元贵族更是不顾祖训,大面积的搞退耕还牧。”

    “洪泽湖一带,本为鱼米之乡,却被糟践得除了草还是草”

    王保保看着对元朝解读如此透彻的叶青,也再次欣慰的笑了笑。

    因为他可以肯定,他最后因为叶青而投降大明的选择是正确的。

    王保保看向叶青,淡笑道:“我曾乔装去雁门县的边贸街逛过,在那小小的地盘内,我看到了真正的汉蒙一家。”

    “皇帝老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却做到了。”

    “如果我们当时就做到了,那打下来的那么多土地,就会都变成我们汉蒙子孙的生存之地。”

    “可现在,不过走马观花。”

    说到这里,王保保又不禁黯然泪目。

    紧接着,他又看着叶青,眼里充满了希望。

    “我们开战过后,我看见你雁门县驻军的蒙元族战兵,打我们打得非常勇猛。”

    “那一刻,我很气恼,甚至暗骂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可后来一想,我又很高兴!”

    “因为你叶青做到了,做到了我想做到的事情。”

    说着,他只是用手指沾茶水,在桌上快速画了一个大概的地图,那便是盛唐版图最大之时的地图。

    然后,他又在地图的中心,写了一个唐字。

    紧接着,他又继续说道:“什么是唐人?”

    “在我看来,唐人不只是汉人,而是认可大唐文化,并发自内心的,把大唐当成自己的国去爱,当这个国遭受敌人打击之时,又愿意当成是自己的家一样,去以命相守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唐人。”

    “唐人是如此,华夏亦是如此!”

    “你做到了,你叶老弟做到了!”

    “你让居住在雁门县的蒙元人,发自内心的把大明当成是自己的国,当这个国遭受敌人打击之时,他们真的当成是自己的家一样,以命相守!”

    “哪怕这所谓的敌人,在不久之前,还是他们的同袍!”

    “足以见得,你叶青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何等的才华?”

    “因为大明有你,我看到了希望,所以我因你投降大明!”

    “我只希望我的有生之年,可以再打下曾经大元强盛之时的版图,你再让版图稳固,让这版图可以留给我们的后人,留给后世合格的华夏子孙!”

    “.”

    王保保这一系列的有感而发和真心话,让叶青还真有点感动。

    他只是嘴角轻轻一扬,然后就提醒道:“可别这么说,我叶青微不足道,即便是没有我,大明的太阳照样天天升起。”

    “我只想说,你已不再是外人。”

    “说了这么多,该说正事了,你想怎么和你心中的前元了结?”

    说到这里,叶青还亲自为王保保倒上一杯热茶。

    王保保喝下一口茶之后,又再次长叹一口气道:“在遇到你之前,我一直都在为回到那个强盛的大元而努力。”

    “可我所在的大元,却是一条到处漏水的破船。”

    “即便我全身是钉子,也无力回天。”

    “现在我想做的,那便是做一件,世祖皇帝(忽必烈)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此一来,也算是对他(忽必烈)做一个最后的交代了。”

    “我想,他的遗憾便是两次东征倭国,都以失败而告终吧!”

    说到这里,王保保突然就眼前一亮。

    那眼眸闪烁的样子,像极了草原上即将血战的狼王。

    紧接着,他便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么我现在就要以最小的牺牲,打败倭国的海军,并且获取最大的战果!”

    叶青目光深邃的看着这头,来自草原的‘狼王’道:“说说你的战术。”

    “恐惧!”

    王保保坚定的说道。

    叶青饶有兴致的问道:“你想怎么利用恐惧来打这场仗?”

    “我必须问清楚,要知道你率领的,可是我这三年赚的半数家当!”

    王保保只是自信一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