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朱元璋、朱棣,活宝父子单独聊!

    第二百一十三章:朱元璋、朱棣,活宝父子单独聊! (第1/3页)

    “娘。”

    朱棣迎上马秀英,含笑冲朱元璋方向,努了努嘴,“就这样让父皇被婶子们声讨,没事吗?”

    虽说,老头子不大可能和婶子们计较。

    可万一呢?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你不能这样想你父皇,娘心里有数。”

    重八身上的缺点很多。

    这要是换成朝中那群穿紫批红的官员。

    重八肯定不惯着。

    即便他错了,也不会惯着。

    可现在就是一群百姓,还是一群女人,谈论的也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就是关于父母和子女间事情。

    重八不会真动怒。

    她就是要借这个机会,让重八真正认识到错误。

    为人父母和孩子,相互间即便有不理解,也不应该用他那种处理方法。

    父母错了,该承认也得承认。

    还没给老四认错,就把毛骧扔到老四身边,又让老四带着雄英远行。

    重八不说,就真以为,她猜不透?

    她为什么明知,却没反对呢?

    她相信,老四根本不会被考验住。

    通过考验,重八才能真正彻底放心,信任老四。

    就算,有一天她先走了,不在了。

    真有人想挑拨离间他们父子间关系,也没那么容易!

    朱棣笑着冲马秀英竖了个大拇指。

    此刻,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没意识到马秀英的良苦用心。

    ……

    “师娘,你看,好多人!”

    某刻,通往祠堂方向,传来一声惊呼。

    叔伯婶子们的声讨也被打断。

    朱元璋循着声音看去,就见一个很漂亮的大眼睛姑娘,视线延伸,又看到了徐妙云和一群孩子。

    ‘幸亏有这个大眼睛姑娘提醒!’

    朱元璋暗暗庆幸。

    妙云丫头都回来了。

    混账老四看热闹也就算了。

    可不能让儿媳看到咱这么尴尬的场面。

    咳咳……

    随即,轻咳一声,豁出去了,“各位老嫂子,伱们教训的对,咱认识到错误了,其实咱这么做,也是为了锻炼两个孩子,四郎的十亩水田都是咱给置办的……”

    咦!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嘛!

    朱元璋忽然发现,认个错,其实也不难。

    余光瞥视朱棣……

    朱棣惊呆了。

    ‘老头子竟然认错了!’

    马秀英瞧着这对活宝父子,无奈笑笑,一年多,父子两其实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低声道:“你爹这一年,其实变化挺大的。”

    她不是为重八说好话。

    这是真话。

    如今的重八,比过去九年,更能听得进劝谏了。

    当然,这种喜人变化,很大部分是老四的功劳。

    父子较劲中。

    她从旁规劝,别看重八死要面子嘴硬,其实也深刻反思了。

    洪武九年,发生在他们家的这次父子冲突、矛盾,除了老四夫妇受苦受委屈。

    可对他们这个大家庭,对天下,是件好事。

    现在的重八,又越来越像打天下那会儿了。

    她相信,重八身上这些正面改变,必将对朱家,对天下,产生深远影响。

    朱元璋见徐妙云和夏家夫妇,还有一群孩子,快步走来,急了,抬手指着朱雄英:“这是四郎的小侄子,一直寄养在我们家,咱宝贝的不得了。”

    话中,趁所有人转身看朱雄英,拼命给马秀英使脸色,‘咱都认错了,在儿子面前认错就行了,在儿媳面前,你就给咱留点脸吧!’

    几十年夫妻,马秀英读懂了朱元璋眼神,强忍笑意,开口:“他八婶儿,是这样的。”

    八婶儿等人信任马秀英。

    于是纷纷转身……

    “大丫爹,要真是这样,你的错就不严重。”

    “大丫爹,可要好好珍惜四郎,你是不知四郎有多好,当初,俺们都想把闺女嫁给四郎。”

    “大丫爹,不说四郎将来出人头地,但俺可以保证,四郎绝对是个好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