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朱棣分化瓦解,朱元璋爽朗大笑

    第二百八十章:朱棣分化瓦解,朱元璋爽朗大笑 (第2/3页)

  ……

    南门。

    五辆大板车,从城门穿过,驶入城内。

    已经十分接近宵禁。

    街面上基本没什么人。

    就连店铺也已经关门。

    可孩子们还是被金陵的宏伟震惊了。

    “阿毛叔,这就是金陵城?这么多大房子?”采绿好看的大眼睛,盯着两边房舍,应接不暇。

    师傅、师娘带他们去过江宁。

    原以为,江宁就是最繁华的城池,可金陵似乎更加繁华。

    毛老六笑道:“靠近城门的房舍还不算最大的,越往里面,房舍越大……现在快宵禁了,街面没人,白天,街面人流如织,络绎不绝,那才繁华呢,等接下来,有空闲,你们师傅、师娘肯定会带你们出来玩的……”

    ……

    贡院门口。

    朱棣、徐妙云抱着两个小家伙,等着孩子们。

    孩子们还没到,倒是等来一群不速之客。

    胡惟庸带着百官,浩浩荡荡走来,抵近后,含笑抱拳,“朱秀才,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来报备?”

    徐妙云微不可察皱眉,看向朱棣……

    百官哪里是来报备不法,这样子,更像是耀武扬威。

    朱棣含笑回礼,迅速看了看文武百官,“胡相,我是这样想的,咱们一直都说,文官作用高于武将,我看,不如先从文官开始如何……”

    眼下,朝廷正在对西番、吐蕃用兵。

    若是督查武将,查出大问题,致使前方军心不稳,乃至战败。

    无数人会白白牺牲。

    朝廷为战争投入的粮草、军械,战死的抚恤、赏赐,就等于白白浪费。

    这都是民脂民膏!

    虽然,武勋欺压迫害百姓可能胜于文官。

    虽然,他的选择,对于被武勋迫害的百姓,很不公平。

    如果他今天不是督查官,而是土桥村一个百姓,他也会站在百姓立场。

    但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无情也罢,冷血也罢。

    权衡利弊。

    他现在必须这么做。

    “对对对,文官一直说他们最重要,现在他们排最前面最合理!”

    “朱秀才这样办事才公平。”

    ……

    一群武将短暂错愕后,纷纷开口。

    一时间,瞧着朱棣顺眼多了。

    胡惟庸耳闻武将们吆喝,深深看了眼朱棣,‘真是投错胎了。’

    朱四郎一句话,就分化了武将和文官。

    这番话也必然从朝中武将口中,传到前线。正在领兵作战的将领,恐怕会更加积极表现。

    毕竟悬着的剑尚未落下。

    多一份功劳,总是好事。

    “至于文官,听说御史大夫涂大人检举揭发了胡相。”朱棣在人群中,寻找涂节身影,“御史台肩负朝廷司法,负责监察、纠察、弹劾百官,肃正纲纪。”

    “我看,首先从御史台开始,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一群文官咬牙瞪视涂节,纷纷开口。

    “合适!”

    “合适!”

    “太合适了!”

    ……

    这事是由涂节弹劾胡惟庸引发。

    涂节为代表的御史台,就该先查!

    先给大家打个样,做个示范!

    涂节脸都绿了。

    李善长含笑走出,抱拳道:“朱秀才这个安排很合理,老朽代御史台同仁表示支持。”

    朱四郎分明就是在趁机为朱皇帝,分化朝堂。

    六部其他同僚解恨的同时。

    殊不知。

    御史台众人,对他们落井下石的行为,也心生怨恨。

    恐怕此番督查结束后,朝堂上的恩怨会更加复杂。

    吱呀、吱呀……

    车轴摩擦的声音传来。

    众人这才纷纷循声转身。

    胡惟庸、李善长深深看了眼,带着百官站到一旁。

    朱棣视线早从百官,转移到由远及近的板车。

    好几个月,没见这群皮孩子了。

    ……

    孩子们远远看到朱棣、徐妙云,本来十分高兴,可看到一群穿紫批红的百官时。

    抬起的手缓缓放下。

    东旭年纪最大,也最是沉稳,低声询问:“阿毛叔,这些人就是师傅督查的官员吗?”

    师傅、师娘给他们上课时,介绍过官员官服颜色。

    夏原吉也好奇看向毛骧。

    毛老六笑着点头,“对,就是他们,当朝的宰相,就在其中,怕吗?”

    杨东旭抿了抿唇,没说话,只是认真坐好。

    马车从面前经过。

    百官仔细打量……

    朱四郎这群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