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蓝玉恐惧!沐英迷茫!

    第三百四十九章:蓝玉恐惧!沐英迷茫! (第1/3页)

    “水军:南安侯俞同源……步军:魏国公、西平侯、永昌侯……文臣:大儒宋濂,东宫太子系方孝孺……”

    “啧啧,这回朝廷派出的观摩团,阵仗可真不小!”

    “这段时间,怎么再也没有福建雇工身股制的消息,是不是搞砸了?”

    “多半是,要不然,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可能是陛下顾忌燕王面子。”

    “其实失败也没什么,至少燕王殿下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是吗?”

    ……

    消息传开后,整个金陵躁动。

    左相官房。

    刘伯温把茶杯递到宋濂面前,“景濂兄,此番我以左相身份,向陛下开口,让你去福建观摩,去了福建,你可千万别拱火……”

    宋濂和吴海都是当世很有名的大儒。

    两人也是老相识。

    他希望宋濂去福建,劝说吴海不要闹。

    吴海此人,怎么说呢。

    陛下眼中。

    就是元朝余孽!

    朝廷几次三番征召,都坚辞不受。

    一直和一群推崇元朝的文人,隐居为元朝写一些,赞美元朝,惋惜元朝的文章。

    自己不为元朝尽忠。

    竟然劝说福建另一位,也十分有名望的大儒王翰,洪武九年自尽为元朝尽忠。

    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吴海现在站出来,反对福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惹恼了那位。

    那位才不会和他辩解什么。

    可能直接找个理由,给他一刀子!

    燕王不在乎自己在读书人中名声。

    可到底是他救命恩人,力所能及,他想帮帮。

    宋濂似笑非笑看看刘伯温,“青田,你对燕王关心可有点太过了,我知你只是想报恩,可其他人不知……”

    这个老朋友,一身才华,终于能在左相这个位置,尽情施展。

    他可不想看对方,因与燕王走的太近,成为朝中公敌。

    而且,最近这几年,恰是乡土村社奠基的关键时期。

    满朝官员。

    没人比刘青田更合适。

    他也不如。

    他空有学问,但欠缺做事的手段。

    刘青田有手段,也无私。

    陛下选刘青田在这一特殊时期,担任左相,是十分英明的决定。

    大明因此会受益无穷。

    即便他们这些人都作古。

    依旧能遗泽后世子孙。

    当然,除了刘青田外。

    还有一个人也有这份能力。

    燕王朱棣!

    “你放心吧,我虽然支持太子,但我对燕王也无敌意……”

    若非他。

    秋闱、会试,朱四郎一定被不公平对待。

    且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他也觉很不错。

    圣人最高理想,不就是天下大同吗?

    朱四郎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虽然也不是天下大同,但向天下大同迈出了很大一步。

    只是,大明整体大环境。

    不适合全面改造民间,最终实现雇工身股制。

    太子爷没有这份威望。

    甚至,陛下的威望,也不足以压住反对,按雇工身股制全面改造民间。

    可朱四郎在福建,巧妙抓住机会,竟隐隐有些成功势头。

    他迫切想去瞧瞧。

    ……

    东宫。

    方孝孺、练子宁、黄子澄、齐泰、铁铉、盛庸等人,站在朱标书案前。

    “此行,你们去,不要怀着敌意,要谦虚,要多看多问,记住,不要参与到大儒吴海那帮人中去!”

    ……

    朱标不厌其烦说着。

    他想让系统内这些年轻官员,好好学学老四的优点。

    可也很担心,这群人,心中对老四有芥蒂,在福建闹出事。

    许久后。

    朱标才让其他人离开。

    单独留下方孝孺,“希直,你和老四关系不错,去了福建,如果他们说了做了些不好的事情,你多和老四沟通……”

    方孝孺哭笑不得。

    他得多倒霉,承担这么艰巨任务!

    这不是送上门,让燕王夫妇记小账吗?

    可太子爷的安排,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臣定不负殿下期望!”

    ……

    方孝孺从朱标书房出来,走出一段后,仰头看着天上日头。

    哎!

    突然叹息,“这是什么孽缘啊!”

    啪!

    “你方希直和谁有孽缘?”

    肩膀被拍了一下,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方孝孺转身。

    就见沐英、蓝玉含笑站在身后。

    忙行礼,“拜见西平侯、永昌侯……”

    “行了,少搞这些虚头巴脑。”蓝玉摆手制止,说出来意,“我们想让你,带我们去土桥村……”

    他们写信打听朱老四新军训练情况。

    朱老四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直接邀请他们去鸡笼屿观摩。

    人家朱老四大方。

    他们也不能小气。

    思来想去,也没其他投桃报李的法子。

    还是沐英,想到了朱老四和土桥村的关系。

    且朱老四的学生,都是土桥村孩子。

    此番去福建,看看土桥村人,有没有东西,要捎给朱老四和那群孩子。

    事情虽小。

    但朱老四肯定能感受到他们的善意。

    方孝孺呆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