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燕王新军、海军首次亮相!

    第三百五十一章:燕王新军、海军首次亮相! (第1/3页)

    说实话,他不想张真人站在燕王朱棣对立面。

    燕王来福这两年。

    家里也有写信给他。

    家里面在周庄及周庄附近,帮着百姓建设乡土村社。

    古人云:欲授之学,先问其志、何谓大商: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这是典型的大商之道!

    他当商人时办不到。

    时局不允许。

    帮助家乡人、亲人没什么,如果无缘无故帮扶天下人,无论是元朝,还是明朝,都是犯皇帝忌讳的。

    可现在时局不一样了。

    燕王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就是以权力,进行民间财富均富。

    十分好!

    若非年老体衰,早无年轻时雄心壮志,他一定会追随这位王爷。

    可他没有碰到的时代。

    后辈子孙遇到了。

    三房更是把所有一切,都赌在燕王身上,很好!

    替他完成了发家致富后,就想要做的理想。

    ……

    张真人虽然是个无为修道之人。

    但他知道,张真人的影响力。

    绝非吴海之流可比。

    若张真人站在燕王的对立面。

    很可能,颠覆福建现在的大好形势。

    “先看看,不要着急下定论。”张三丰笑笑,脚步加快了几分。

    等沈万三追上时。

    张三丰正站在一座商行前,看着商行门匾。

    商行门口十分热闹,几名读书人坐在外面,堵住了商行门口。

    沈万三注意到,他的孙儿沈至正陪着笑脸,似乎在劝说这几名年轻读书人。

    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百姓。

    “这些读书人已经闹了第几天了?”

    “第五天了!”

    “这可是燕王的大燕商行,他们也敢闹事,真是不怕掉脑袋,这些年轻人,一看就不是咱们闽县本地人吧?”

    “闽县本地人谁敢闹?倭寇海盗攻打闽县期间,有士绅家少爷闹事,直接被燕王抓捕,简单训练,然后丢到闽县城头守城,据说,几十个士绅家少爷公子,最后只有一个孙家少爷,孙元楚活下来,现在在鸡笼屿燕王新军中服役!”

    ……

    张三丰听着周围百姓议论,好奇询问:“那闽县士绅,岂不是十分恨燕王?”

    “这位道长,这你可说错了,这些士绅并不恨燕王,逢人还说,要是没有燕王,他们家就不是死一个孩子,可能全家都要毁家纾难!”

    张三丰不由诧异,直到听周围人,陆陆续续讲述闽县战争前前后后始末,有些明白了。

    微微点头。

    让人家孩子去送死。

    人家还不恨。

    如何能做到这般?

    大公也!

    整个过程,一切都有公理、公义、公道!

    琢磨着。

    张三丰又看向商行门匾。

    沈万三顺着张三丰视线看去,好奇问:“张真人,这门匾有什么?”

    “有燕王朱棣的品行,百姓都在议论,门匾‘大燕商行’四个字,是燕王朱棣亲笔题写。”

    观棋可观人。

    观字,也可观人。

    有些人字写的潦草,这种人,有些是做事不够认真,又或者,缺乏耐心,急性子。

    有些人的字,写的中规中矩,看着好看,却没有灵韵,这种人往往只会模仿,墨守成规。

    ……

    沈万三看了会儿,好奇询问:“张真人看出了什么?”

    他看出了一些。

    十分好奇,是否与张真人一样。

    沈万三盯着朱棣的字,微微皱眉,“你看这四个字,带钩的比划,十分犀利,这位燕王当时,肯定对大燕商行有着雄心勃勃的构想,四个字笔锋转折之处,都十分冷硬……”

    并不影响字体美观。

    相反还有点自成一派的韵味。

    同样,这也是写字之人,心境折射!

    这是个十分冷硬果决之人!

    “他比他的父亲朱皇帝更冷血,他若造杀孽,当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沈万三惊愕转头,看张三丰眉头紧皱,满脸震惊。

    他没想到,张真人竟然给出这等评价!

    ……

    十日后。

    闵安镇码头。

    海防已经接管肃清码头。

    福建都司沈仁、布政使叶茂、镇东卫指挥使柳升、建安县城蒋有孝、闽县县令徐辉祖为首的福建地方军政官员站在码头正中间。

    左侧,沈旺、沈至父子带着一群商贾。

    右侧,则是一群士绅。

    远处,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