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大捷!蒋瓛抵达和林!

    第四百一十七章:大捷!蒋瓛抵达和林! (第1/3页)

    “师傅知道自己的情况,没大碍,打完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好。”

    朱棣含笑揉了揉民丰脑袋。

    一个满编陆军镇,损失四千人。

    说实话,并不算太多。

    看看他们一路打的几场战斗。

    克张北,是攻城战。

    下三峡是奔袭巧战,还好点。

    九日之内,奔袭千里,抢夺和林外城。

    然后遭遇了惨烈的包围战。

    还把北元军牢牢挡住,且极大杀伤北元军,打击其士气。

    他现在也就是没有一支预备兵力。

    但凡有两三万机动性强的骑兵,今夜他就敢去袭营!

    并且可以肯定,一定能建功!

    这一战的艰苦与凶险,他预料到了。

    可必须打。

    除了为大哥、为大明、为中原千千万万百姓。

    其实,他也在为自己。

    为东番的未来而战。

    首先,偏师一路本就承担吸引北元主力的作用。

    如今,北元主力竟然在他们眼皮底下,抽调前往捕鱼儿海。

    虽说,从张北之战开始,他们就上当了。

    上当的不止是他。

    还有大哥。

    以及整个太子系。

    当初,他主动承担吸引元军兵力这个任务时,大哥太子系很多人是很高兴的。

    首先,在太子系眼中,他不能和大哥分润攻克捕鱼儿海北元王庭的功劳。

    其次,偏师一路兵力少,很危险,很容易打败仗。

    这也是太子系很多人想看到的。

    再次,所有人都不认为,他能仅凭十三万兵马,打下和林。

    不可能得到这份功劳!

    其实,从张北领偏师一路,往和林打时,他也没想过要攻克和林。

    反正帮忙牵制住北元一部分主力。

    等大哥打下捕鱼儿海北元王庭后,集中优势兵力再打和林就行了。

    他回朝助战的主要目的,就是辅佐大哥,把这一战打好。

    以此维系和大哥的兄弟感情。

    同时,赚一群俘虏。

    风头、功劳什么,根本不是他带兵回来助战的目的。

    可奈何,时局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若是不能尽快打下和林,赶往捕鱼儿海,确保主力一路不出问题。

    确保大哥风风光光赢得此战大捷。

    一定会有人,把纳哈出一路精锐,秘密调往捕鱼儿海的责任,强加在他身上。

    若是大哥因此而受伤。

    这种欲加之罪会更加严重!

    若是大哥战败,出了意外。

    情况会更加糟糕。

    各种对他、对陆军第一镇、对东番不利的阴谋论都会冒出来。

    彼时,大明朝堂动荡。

    反对他的浪潮,甚至可能牵连他提出来的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

    这是十分有可能的。

    最终,大明的乡土村社彻底熄火。

    他即便能全身而退,带着兄弟们离开大明。

    也很难和大明保持现在的和睦关系。

    东番还如何借助大明的海贸收益,实现对外扩张之目的!

    他期盼中,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级。

    股份在家族中传承,有家族不愿股份分散,进而扶持家族子弟出走海外的浪潮就不可能实现!

    ……

    这一战,因大哥是统帅。

    且要为大哥塑造声望。

    军事行动中,带着太浓厚的政治色彩了。

    虽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可如今,这场军事行动。

    本质上,已经直接成为一场政治!

    一场,他不能喧宾夺主,有太多忌讳、顾虑的政治行动。

    所以,这一战打到现在,才这么让人难受。

    在战争之初,他就感受到了难受。

    所以才意识到,应该快点和大明进行切割,尽快彻底离开大明了。

    说到底,他现在不光是父皇的儿子。

    还兼任着大明的官职。

    这就造成,父皇以及朝廷要他回来时,他不得不回来。

    ……

    陆军第一镇的兄弟,是他数年如一日,亲自带出来的。

    不是陌生人!

    每一次战后统计,听到伤亡数字,都让人心疼滴血。

    若是一场没有勾心斗角,单纯的、纯粹的军事行动,很多将士就不会牺牲!

    这种不受他控制的战争。

    只此一次!

    此番结束后。

    他会尽快和大明进行切割。

    往后,父皇在世,他对大明,也只是尽孝而不必尽忠了。

    父皇,肯定也明白这一点。

    往后,也不会要求他带兵回来了。

    朱棣收敛思绪,转头,靠着城墙,看着三个大小伙子,笑道:“民丰,等跟着师傅到了东番后,师傅给你和春晓开一家大药堂,你要好好学习军中的外科医术,将来,咱们这间大药堂,要有传统的中医术、以及被遗失的外科术,同时,既要有大夫坐诊号脉,一人一方的治疗方式,也要有成品药销售……”

    “将来,依托你们大药堂,以及和军医合作,开办医学馆,招收想学医的,以及从一个个乡土村社,选拔一批聪明伶俐的孩子……”

    “学而优者,给他们颁发咱们治下,任意之地,自由行医,开馆的证书,一些实在平庸的,就让他们回到乡土村社,依靠学到的医学常识,售卖伱们大药堂的成品药,帮助百姓,解决日常病痛……”

    大明的医学系统太落后了。

    完全无法满足,广大百姓日常看病的需求。

    而且,医学这一行业,如果扶持发展好了。

    不但可以提高百姓寿命,增加人口。

    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吃饭就业问题。

    让财富在民间更为高效运转。

    如果民间只有几个少数行业,那么财富运转的速度一定很弱。

    如果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极为活跃繁荣。

    财富流动速度一定十分活跃。

    农工商是财富转运的主力。

    但其他行业的补充作用也不能小觑。

    以往朝代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

    单纯依靠一个行业,历史一次次证明,太危险,不可取。

    ……

    “随着成品药的普及,药材需求一定更大,咱们还要研究,药材的人工种植……”

    三个小伙子都认真听着。

    他们都大了。

    都能从师傅谈论医学行业,明白师傅的内心转变。

    师傅其实是隐晦在说,要将全部精力,用于发展、推动海外治下的百业。

    此战后,要与大明尽快切割。

    耿瑄笑着插嘴,“师傅,那我家春晓,以后是不是可能比我都出名?”

    朱棣瞥了眼耿瑄,笑而点头,“这很有可能,就凭春晓一手精湛接生医术,将来我都会给春晓著书立说,怎么说,都得封春晓一个医学大学士头衔!”

    “那感情好!”耿瑄高兴的唇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朱棣微微愣怔,随即含笑抬脚,不轻不重踢了脚:“有春晓这样一个榜样,你也好好努力!”

    “我凭春晓夫君这个身份出名就很满足了!”

    哈哈……

    朱棣三人顿时被耿瑄的无赖劲儿给逗笑了。

    ……

    呼!

    远处,悄悄观望的谭渊等人,顿时暗暗松了口气。

    ……

    “报!”

    二十里外。

    斥候疾驰折返,“只剩一个北元登城点还在坚持!”

    呼!

    丘福、朱橚等人纷纷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尤其是丘福。

    天知道,他做出不去救援的决定多么艰难。

    也就是他们了解老四。

    若是换个人,恐怕就会因为这道命令,而记恨他!

    若是换成太子。

    恐怕,哪怕等会儿发起突袭,一举击溃了城外北元军。

    事后,太子系的人都会对他发起责难!

    若现在率兵守城墙的是太子,他绝不敢下这样的命令。

    遗祸无穷!

    嗒嗒嗒……

    就当几人相互对视,嘴唇同时动动,准备说话时,急促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又一波斥候抵近。

    “报!最后一个登城点的北元军也被王爷率兵赶下城头,北元已经收兵!”

    朱橚挥了挥手,遣走斥候后,便迫不及待追问:“丘指挥使,我们什么时候发起突袭?”

    在等待消息时。

    后续骑兵也赶到了。

    如今,他们手头上有四万精骑。

    和林之战,也该结束了!

    丘福略微琢磨,说道:“等天再黑些,全军牵马再往城外北元大营挺进十里,等子时,或者明日五更天时,发起突袭进攻……”

    朱橚微微点头。

    再向北元大营挺进十里。

    发起突袭时,可以速度更快冲到北元大营。

    北元军准备的时间更短。

    五更天战斗一天的北元军,即便是值守兵马,也十分疲累了。

    ……

    就在丘福等人商议突袭战术时。

    海童带着几名万夫长,也来到了城外大营。

    进入大营。

    看着所遇将士,全都垂头丧气。

    海童等人心情格外压抑。

    今天的车轮进攻失败,不光损兵折将。

    对士气的打击,更是触目惊心!

    明四皇子不可战胜的印象,更加深入人心了!

    这无疑是最为可怕的。

    海童带着几名万夫长,一路心情沉重来到帅帐。

    “拜见王爷!”

    参拜时,看了眼精神萎靡,坐在左侧首位,吊着一条胳膊,脸色苍白,静静坐着,额头都冒冷汗的马哈木。

    显然,马哈木伤的不轻。

    “起来吧。”

    纳哈出消沉声响起,抬手点了点右侧空着的位置。

    等海童几人落座后,强打精神,环视众人,鼓舞道:“咱们今天进攻虽然失败了,咱们损失惨重,但明四皇子肯定也不好过,他陆军第一镇,拢共也就那点兵力,类似今天的战斗,再打一两天,他陆军第一镇就没人了!”

    ……

    诸将渐渐恢复一些精神。

    马哈木提醒,“王爷不能忽视被我们丢在后面,徐达统帅的偏师主力,既然要耗死明四皇子,那就要派出有力一步,去牵制徐达,拖慢徐达的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诸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纳哈出也从善如流接受马哈木的建议。

    下令麾下,被陆军第一镇打残的精骑万夫长,率领本部精骑,集结五万牧民骑兵。

    明日出发,去牵制徐达统帅的偏师主力。

    军议又进行了片刻。

    纳哈出瞧着众人情绪虽然好了很多,可还是很低落,微微皱眉,随即说道:“按时间算,明太子朱标,也快抵达捕鱼儿海了,我们未必一定要击败明四皇子朱棣,只要把他拖住,让他无法救援即可……”

    从和林去捕鱼儿海。

    即便是骑兵行动,都得七八天。

    何况朱棣偏师一路,还有大量步军。

    再拖上几天。

    即便他们放朱棣去捕鱼儿海,恐怕也来不及了。

    “咱们这一路胜负无所谓,只要捕鱼儿海可汗赢了,此战,咱们就赢了,彼时,大明精锐主力被歼灭,明四皇子深陷草原,想从草原撤出去,就难喽!”

    诸将这才露出笑意。

    对啊!

    其实,这一战,他们和明四皇子都一样。

    都是配角。

    他们不一定要打赢明四皇子。

    只要拖住明四皇子,为可汗主力方向争取足够的时间,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