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震撼!

    第四百三十七章: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震撼! (第1/3页)

    “可以啊!”

    朱允炆听着朱标回答,抿唇忍着心中激动窃喜,小手攥着马缰,更紧了几分。

    “吕大人……”

    后面马车内,胡惟庸看着朱标、朱允炆父子,放下车窗帘,笑道:“吕大人了解太子爷的性格,今后培养允炆皇太孙,就照着太子爷的方向培养……”

    他倒不奢求,朱允炆像极了太子。

    太子将来就会废了太孙,立朱允炆为储君。

    这种可能性很小。

    太子的光芒,这些年虽然被朱四郎遮掩了很多。

    但谁要是把太子当做一个昏聩之人,谁就要倒大霉。

    “允炆殿下越像太子爷,太子爷在太孙身上,看不到的东西,就会在允炆殿下身上看到,必然会更加喜欢允炆殿下……”

    反观太孙朱雄英。

    太像朱四郎了。

    若是将来朝廷和朱四郎的燕藩交恶,太子爷看到太孙,就好像看到了朱四郎。

    必然心生抵触。

    此消彼长。

    未来可就有意思了!

    “这种局面,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很高,太子爷即便不废太孙,也会把更多的父爱给允炆殿下,更会给允炆殿下更大的权力……”

    吕本听到这里时,眼睛顿时一亮。

    更大的权力,若是再有他们倒燕联盟的支持。

    太子爷百年之后。

    他家麒麟儿,就能挑战朱雄英了!

    吕本强忍激动,抱拳,手微微颤抖,“胡相金玉良言,我记住了!”

    ……

    “舅舅……”

    不远处,常升骑马追上蓝玉,隐晦看了眼朱标的方向。

    和蓝玉一起的沐英、瞿能、朱能、丘福等人察觉常升有话要和蓝玉说,相继告辞离开。

    瞿能、朱能、丘福等朝廷军中,年轻一代佼佼者,是朱元璋点名伴驾南巡。

    朱元璋的目的也很简单。

    这些年轻一代,在他心中,未来会承担,大明军改的中坚力量。

    此番军改。

    朱元璋吸取之前编练四镇新军的教训,痛定思痛,决定进行深入改革。

    不说要一扫所有旧军风气。

    但大明百万精锐,一旦重新整顿改编。

    至少要达到朱棣燕藩陆军八成的水准。

    同时,还要依托蓝玉、沐英、丘福、瞿能、朱能这些表现优秀的将领,打造几支绝对的精锐王牌。

    作为大明朝,最利的拳头!

    这几支王牌精锐。

    努力目标就是朱棣的陆军第一镇!

    至少要和陆军第一镇齐平!

    所以,才带着丘福等人南巡,让他们再去整体观摩朱棣的新军。

    ……

    蓝玉收回视线,严厉看着常升,不等常升开口,就率先警告:“我提醒你,燕王是咱们常蓝两家的恩人,见了燕王,你给我夹着尾巴!常茂死了,我一点不可怜,你若是像常茂,就算伱娘,我姐姐再疼你,我也会亲自动手!”

    他太怕,死了一个常茂。

    这个亲外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再跳出来针对朱老四。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有限度的。

    肆无忌惮消耗这种情谊。

    一定会丧失殆尽。

    一场北征,太子一些做法,已经让朱老四心凉一大截。

    若非有雄英这个朱老四当儿子抚养教导数年的纽带。

    恐怕朱老四……

    至少,当初北征之后。

    朱老四就不是只搞一个关中血案了!

    提及朱棣。

    常升脸微微变白,忙摇头,“舅舅,我就是有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和燕王交恶,而且他对雄英这么好……”

    大哥常茂‘自尽’的消息传回后。

    他虽然有点窃喜。

    可更多是对朱老四的恐惧。

    暗杀啊!

    政治斗争中,直接搞暗杀!

    这等没有底线的手段,太可怕了!

    蓝玉见常升是真的害怕了,这才转移话题,“你想说什么?”

    常升眼神再次隐晦看向朱标的方向,低语:“舅舅,太子爷对朱允炆是不是太好了,会不会威胁到雄英?”

    蓝玉看了眼朱标方向,拧眉低语提醒:“我不做什么,你也不要做任何小动作……”

    这样叮嘱,还不放心,补充道:“南巡回朝后,你们兄弟就跟着舅舅去示范区吧。”

    他们常家这些男丁,比起徐家真的差太远了。

    当然,徐家徐辉祖、徐增寿、徐膺绪能有现在这般优秀。

    朱老四功劳很大。

    他肯定比不上朱老四。

    但这些年,他和过去的自己,也完全不同了。

    他相信,把这些外甥带在身边,让他们去军中,去示范区的乡土村社摸爬滚打,一定能有所长进。

    他和张玉相处的很不错。

    张玉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相信张玉也愿意教常升兄弟几人。

    ……

    至于朱允炆……

    他不准备对此事,发表任何态度。

    他相信太子即便再喜欢朱允炆,也不可能废了雄英。

    只要这条底线不动摇。

    太子的父爱给哪个孩子多点,关系不大。

    “太子喜欢哪个皇孙,这是太子的家事,我们不要插嘴,我们插嘴,只会引起太子对我们的反感,甚至对雄英的反感,明白了吗?”

    常升低下头,心中很不舒服,可还是点了点头。

    ……

    心思各异的庞大南巡队伍,缓缓前进。

    ……

    朱棣在嘉兴府海宁卫登陆。

    沈旺、沈至父子亲自前来迎接。

    前往湖州府路上。

    沈至在沈旺有事离开朱棣身边时,满脸歉疚道:“王爷,本来我大伯、二伯他们也应该来迎接王爷和王妃的……”

    最初,资产税的消息传到江浙。

    江浙地方士绅豪强,纷纷怨气冲天,对王爷充满敌意时。

    大房、二房压力虽然很大。

    但也决定,顶住压力来嘉兴府迎接王爷。

    “可我小姑父顾学文从金陵回来,带回了金陵的消息后,大房、二房就有很多人跳出来反对……”

    朱棣笑笑,“无妨……”

    他倒是能理解沈家大房、二房。

    毕竟他们还要留在中原。

    事情虽然做的有些不地道,可他也懒得计较。

    相较于沈家大房、二房没来迎接他,他对资产税在金陵的消息,更加感兴趣,“你详细与我说说,你小姑父带回来的消息。”

    “王爷的资产税论述传回金陵后,士绅官员对此再度喊打喊杀,这些人趁着百姓搞不懂资产税到底好不好,就展开一场资产税污名化行动,听说,现在金陵百姓,都不敢提资产税了。”

    朱棣含笑摇头,“这种情况,将来在燕藩推行资产税时,倒是要提前预防。”

    既得利益的精英层面对有损他们利益的改革。

    最喜欢利用百姓搞污名化。

    别说这个时代。

    就是放在后代,教育普及的时代。

    也照样能发挥奇效。

    有些短时间内镇痛,但对长远十分有利的革新,百姓即便受教育,也看不明白。

    “你呢,你对以田亩、房舍、店铺为依托的资产税,有什么看法?”

    沈至笑笑,直言不讳道:“王爷,这样肯定损害了我的利益,不过,我都这么富有了,这点蝇头小利,我不在乎,而资产税的推行,其实也十分有利,像臣这种富有的人,一旦成为税收主体,一个政权运转,对普通百姓就更加温和,百姓手中有钱,生意好做,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件好事。”

    在听闻王爷的资产税设想后。

    他就对燕藩未来更加看好了。

    “王爷其实在设立两个税收主体,取消田亩税、人丁税,重视商税,其实就是把过去的农业税为主体,转移到商税为主体。”

    “而资产税论述,则是把税赋征收的主体对象,从普通百姓转移到掌握更多财富的人群中。”

    “无论任何一个朝代,人一旦富有了,就一定要搞排场,建大宅子、养活一群家丁仆从、购置田产,我们这部分人,得到更多的财富,理应通过税赋方式调节,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是在民间层面,不经官府权力,避开雁过拔毛,层层贪墨,进行直接的财富平衡,以商税为主体、结合资产税,则是通过权力进行再均衡,以维持政权的正常运转。”

    “同时,无论是乡土村社,还是雇工身股制,并没有限制有能力的人,得到更多,依旧充分予以了,民间有能力者,成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

    ……

    王爷这套制度设计,绝不是古代那种不切实际的大同天下。

    充分考虑到了人性自私一面。

    也容许人性自私。

    就比如乡土村社。

    如果特别有能力的,赚取第一桶金,不想在留在乡土村社,完全可以离开。

    准许离开。

    但从制度上确立了,不准任何人将乡土村社据为己有。

    朱棣微微诧异,笑道:“没想到你理解的这么深刻,过去咱们中原历朝历代,是一种精英经济、精英政治,有能力的,无论财富还是权力,都会得到最多,最终一定会造成财富和权力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只能改朝换代……”

    “而咱们燕藩,权力要适当分配给底层百姓,同时,要把财富的四五成流向底层百姓,我把这种经济,称之为人民经济,你们这些有能力者,经过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第一次财富分配,再经过商税、资产税第二次财富分配后,你们的财富是得到了燕藩律法确认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得到的财富,从燕藩制度角度,完全具备正义性。”

    “从百姓层面,你们的道德品质,经过第一次财富分配,经得起检验。”

    “制度认可你们,百姓从道德方面,认可你们,其实你们更安全。”

    ……

    “未来,未来十年之内,甚至五六年之后,大明境内,随着乡土村社全面推行完成后,财富必然会发生井喷式爆发,如果朝廷没有大无畏之勇气,搞雇工身股制,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