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摸着燕华的尾巴过河

    第五百零二章:摸着燕华的尾巴过河 (第1/3页)

    一个月后。

    西蒙古。

    绰罗斯部。

    一处露天开采的铁矿旁边。

    钉钉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从一座宽大的厂房内传出。

    黑烟从厂房内冒出来。

    厂房外的木质栅栏旁边,蒙古步骑严阵以待巡逻守护。

    嗒嗒嗒……

    当远处出现马蹄声,尘浪时。

    呜呜呜……

    巡逻的蒙古步骑第一时间吹响号角。

    片刻后,一队骑兵,护卫着数名身穿类似燕华新式服装,却留着传统蒙古发饰的男子靠近。

    巡逻的蒙古步骑,看到队伍中的人后,这才解除戒备。

    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为首的西蒙古三大首领,在数百名精骑跋扈护卫下,策马冲入栅栏围城的‘营地’内。

    马哈木翻身下马。

    随手将马鞭扔给随从,大声询问:“脱欢呢?”

    “父亲!”

    厂房内,走出一名身穿蒙古衣袍的中青年男子。

    马哈木皱眉看着脱欢的穿着打扮,劈手夺过刚才扔给随从的马鞭。

    啪!

    扬鞭便不断狠狠抽打脱欢,“谁让你继续穿袍服,是不是,现在,我这个绰罗斯家族之主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啪啪啪……

    马哈木大骂同时,手中的鞭子丝毫没有停顿,以更快,更重的速度,抽打在脱欢身上。

    脱欢不躲不闪,咬牙承受同时,倔强抬头,大喊道:“父亲,蒙古服饰是咱们蒙古人的传统,要是咱们把蒙古的传统都丢掉,咱们还是蒙古人吗?那咱们还不如,直接归顺燕华,做燕华人!”

    “好好好……”

    马哈木气的喘气……

    “马哈木!”

    “再打就要打死脱欢了!”

    ……

    太平、把秃孛罗二人眼看马哈木动了大义灭亲的心火,忙冲上去,抱住马哈木劝说。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如果我们蒙古人继续故步自封,迟早要被这个时代抛弃!”

    ……

    马哈木激烈挣扎,愤怒大喊。

    挣开太平二人后,转身,愤怒看着,和他一样,穿上了燕华式,分体式新式服饰。

    只是草原没有帆布。

    衣服显得松松垮垮的太平二人。

    愤怒焦急道:“我知道,其实你们内心中也反对我改变蒙古的传统……”

    只是,这两人,到底是上位者。

    “可伱们没有在燕华生活过,没有亲眼见证燕华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就必须改变。”

    “就说这穿着,如果还是坚持我们传统的蒙古袍服,工厂里的工人,就会被衣服限制,就不能把生产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

    马哈木怒而焦急咆哮许久,心火才渐渐平息。

    语气稍微缓和一些,扭头,狠狠瞪视,脸上好几道血印的脱欢,“身为蒙古上层,想要让下面百姓适应新的变化,我们自己就首先要做出表率,朱棣有句话说的很好,大多数的民间风俗风尚,都是由精英层在推动,下面的百姓,一直以来,就是在模仿精英!”

    ……

    “如果再让我看到你穿袍服,即便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会为了蒙古的未来,杀了你!”

    最后丢下一句狠话后。

    马哈木黑着脸,走入工厂。

    脱欢在太平、把秃孛罗的催促下,忙跟上。

    马哈木步入厂房,热浪便扑面而来。

    一只只散发着热浪的预热炉,摆放在一台台脚踏式机床旁边。

    本来就是一年中,草原上,最为炎热干燥,难以忍受的时节。

    半封闭的厂房内。

    却摆放着十几只散发高温的炉子。

    太平、把秃孛罗瞬间皱眉。

    马哈木却感觉十分舒服,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燕华工厂一般。

    漆黑的脸上露出笑容。

    快步走到一台脚踏机床旁,看着好不容易手把手教会的匠人,带着学徒,冲钻一根火铳铳管。

    直到这名匠人冲钻完成。

    马哈木才开口,“来,给我看看!”

    话音响起同时,马哈木比匠人还熟练机床,麻利娴熟从立式脚踏机床取下铳管。

    拿起,快步走到通风的窗口,对准外面明媚光线,查看铳管,脸上激动笑容,渐渐有些凝滞。

    好一会儿,才放下铳管。

    摇了摇头。

    “次品!”

    评价一句,扭头看向脱欢,“现在的良品率是多少?”

    脱欢羞愧低头,低声回答:“大概只有五成。”

    哎!

    马哈木默默叹了口气,反倒没有责备脱欢,拍了拍脱欢肩膀,叮嘱道:“不怕浪费原料,如果能用浪费原料,迅速培养一批精通冲钻的能手,完全值得,另外,一个匠人带一个学徒太少,一个匠人至少要带十个学徒。”

    “只要学徒稍微掌握冲钻技术后,就马上制造立式脚踏机床,分配给他们实践。”

    话中,马哈木看向太平、把秃孛罗,“咱们的匠人不但少,而且技术太差,不过没关系,我听说,燕王朱棣刚开始搞工业时,成品率也不高……”

    如果他有大明的便利条件,能得到燕华技术人员帮忙指导就好了。

    要说教学徒,并且完整制定生产实践的各种规则。

    还得燕华那些工厂技术人员。

    那些人,掌握着,整个工业生产实践流程中,最丰富完整的经验。

    这些经验。

    哪怕他在燕华当工人,偷学数年,甚至为燕华蒸汽机发明,还提供过创意。

    他也没有掌握这套最完整的经验。

    他犹记得。

    曾经工作工厂的工厂主,也就是东家。

    在大明大规模盗取盗用燕华第一代,已经落后技术时。

    这位东家,向福建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时,牛皮轰轰说过的一句话,“太子爷以为得到了技术,就能生产,这种想法,充分证明咱们这位太子爷根本不懂工业,工业,技术很重要,但想把技术转化成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没有掌握生产中的完整经验,那是做梦!”

    “瞧着吧,咱们这位太子爷,肯定有他后悔的一天!”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当燕华商会决议,抱团支持福建商人时。

    大明盗取盗用燕华技术的工厂主,很快就被福建工厂主压着打。

    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大明因与朱棣的关系,无论太子做了什么。

    只要朱元璋活着,只要朱雄英还是大明的太孙,未来的储君。

    朱四郎都会找各种办法,扶持大明的工业化。

    就比如,派出技术人员指导。

    但他们没有。

    只能用这种,不计成本的方式自己培养。

    ……

    马哈木从厂房走出来时,叮嘱道:“记住,要对工人进行扫盲,工业化上,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