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少年的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少年的你》 (第1/3页)

    “有机会?”

    “什么意思?”

    刘一菲一向冰雪聪明,一瞬间就懂了,也不顾正在吹的头发,一转身就扑进了吴渊的怀里,抬起头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哥,你是有新电影了吗?”

    “要我演吗?”

    “我可以的!”

    迎着刘一菲亮晶晶的眼睛,吴渊好笑的伸手把她脑袋推远,“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可能以后会有,但肯定不会是现在。”

    刚才吴渊确实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了不少女主角剃光头或者平头的经典电影。

    实际上,在国际影坛中,女性角色被剃光头,都是一个很经典的剧情。

    头发从来都不止是头发。

    起码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它从来都被人类社会赋予了众多定义。

    在电影里,给女性削发,常常都是一种精神训诫,也是一种惩罚。

    电影的逻辑来自历史上,那些文明的阴暗处。

    有人相信,切割掉长发的性征,才能避免一些祸事。

    让荡妇无法勾引男人,让她们反思自己“败坏”的道德。

    因此,这种行为在某些时期曾经是种公开羞辱,从心理上打压别人的手段。

    比如,经典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女主角玛莲娜,她最后成为群众发泄对法西斯怨恨的替罪羊。

    曾经镇上最美丽的她是其他女人的眼中钉,只有借着战后宣泄的机会,女人们才能打着正义的名义撕碎她的美。

    她们将她性感的卷发剃秃,扯掉她身上仅剩的衣服。

    而曾经前簇后拥为她点烟的男人们,站在一旁充当一场好戏的看客。

    而在国内的电影中,这种场面也屡见不鲜。

    《驴得水》中,男性对张一曼的羞辱同样是剃光头,美其名曰伸张正义。

    被剪掉的头发的张一曼再也说不出象征着女性主义豪言的“睡服他”,最后落得一个疯疯癫癫,凄凄惨惨的下场。

    毫无疑问,在这些影片中,头发象征着女性的尊严。

    而剪掉女性头发的那些人都体味着个人强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征服快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