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民意如何

    第二百七十二章 民意如何 (第3/3页)

北军要吃要喝,这些天钱庄都跑来说快没钱了。

    她又为了钱愁上了。

    林照夏有意无意地透露,让米粮子等人好似打开了一扇门,她们的固有世界似乎被打破了。

    原来不同材料的织物,也能混织啊。王妃说得信誓旦旦,没准真能成呢!

    “王妃,小的这就去试试!”米娘子眼睛亮得惊人。

    其余织娘也跃跃欲试。

    林照夏很是高兴,还承诺道:“若你们织出新的布料,我这里有厚赏。定不会亏待你们!”

    众人听了越发兴奋。转身就跑进了织房,米粮子一马当先,跑得没了影子,倒把林照夏撂下了。

    让她哭笑不得,她还有事和米粮子商量呢。

    本来打算让她帮着招一些织娘,帮忙看人筛人的,结果跑了个没影。于是接下来林照夏又带着府里两个嬷嬷和锦绣等人并文氏,忙得脚不沾地。

    听说各城招女工,不会也没关系,包培训,包教包会,不仅采花工都留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也跑来应征。

    各城留下的人多了,本地的百姓也忙了个脚不沾地,这些出来寻活的人肯定要租房子住的,总不能睡大街上。这个时候不粉刷房子,置办些家伙事,招揽些租客挣些钱,什么时候挣?

    本地房东忙翻了,泥瓦匠,木匠,各种匠人也忙得脚打后脑勺,整个西北各处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各种消息陆续传到京城。

    把要下旨要越王回京的至正帝,都把旨意收了回来。

    太子到他面前哭诉多次,朝臣也进言过多次,言说若无易储之心,便不能由着越王做大,至正帝想了想,便决定下旨让越王回京,并趁此卸了他手中的兵权。

    本来打算,若越王无反意,必是不敢抗旨的,那他一定会带着家眷回京,兵权也能趁机收回。

    若他不接旨,自然有不接旨的对策。至正帝已密信邻近西北各处兵营守将,若越王有异动,派兵去西北围城。

    结果就收到西北地里产粮十五石的消息。

    “地豆?什么东西?”

    把司农司的司正、少卿都叫来细细盘问了一遍,结果他俩也都没听过这种作物。越王在京城就没试种过这种叫地豆的东西。

    越王只搞了个三年两熟。

    可怎么出了京,就拿出此等高产得吓人的作物了?听说还有许多听都没听过的各种菜蔬,连西域的商人入了关,都跟着沾了便宜,吃得满嘴流油,舍不得出关。

    至正帝摩挲着收回的圣旨,拿不定主意。

    越王在西北种出了如此高产之物,活了西北无数百姓,亩产十五石!哪怕百姓田地再少,有此等作物,也可一家人活命了。

    再有军田里又种出了可御寒的叫棉花的东西……

    西北百姓马上就要吃得饱饭,有衣穿暖,越王的名望越发高涨。他这时候传旨命越王回京,西北民意会不会沸腾?

    民以食为天,断百姓的天,就如同断商人的财路一般。到时候若有异动……

    至正帝犹豫了。

    想着过几日便是冬至,便想着等去太庙祭完祖再说。